《拟古闺怨三首》 王炎

为郎缝春衣,春尽郎未归。
羞见庭下花,一双胡蝶飞。
分类:

作者简介(王炎)

王炎头像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

《拟古闺怨三首》王炎 翻译、赏析和诗意

《拟古闺怨三首》是宋代诗人王炎创作的一首诗词。它以一种古典的文学形式表达了女子思念郎君的情感。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拟古闺怨三首》中文译文:
为郎缝春衣,
春尽郎未归。
羞见庭下花,
一双胡蝶飞。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闺中女子为心爱的郎君缝制春衣的情景。春天即将结束,可是郎君却还未归来。女子羞怯地站在庭院中,看着庭下盛开的花朵,突然看见一对胡蝶在花间飞舞。

赏析:
《拟古闺怨三首》以简短的四句表达了女子的思念之情,情感真挚而深沉。首句“为郎缝春衣”展现了女子对郎君的关怀和深情。她用自己的手艺为郎君缝制春衣,体现了她对他的爱和期待。第二句“春尽郎未归”表达了她对郎君归来的渴望,而春天的结束却增添了她心中的忧郁。接着,“羞见庭下花”一句描绘了女子羞怯的心情,她害羞地站在庭院中,不敢直视庭下盛开的花朵,仿佛在等待郎君的归来。最后一句“一双胡蝶飞”通过描绘胡蝶在花间飞舞,寓意着女子内心复杂的情感。胡蝶的飞舞既可能让她感到喜悦,也可能引起她更深的思念和忧伤。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女子内心深处对郎君的思念和期待。她的情感在春天即将过去的时刻更加浓烈,同时也映衬出她的孤独和忧愁。这首诗词通过描写女子的情感,以及与自然景物的巧妙结合,展现了爱情的美丽和无奈。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情和女子内心的微妙变化,引发共鸣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拟古闺怨三首》王炎 拼音读音参考

nǐ gǔ guī yuàn sān shǒu
拟古闺怨三首

wèi láng fèng chūn yī, chūn jǐn láng wèi guī.
为郎缝春衣,春尽郎未归。
xiū jiàn tíng xià huā, yī shuāng hú dié fēi.
羞见庭下花,一双胡蝶飞。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拟古闺怨三首》专题为您介绍拟古闺怨三首古诗,拟古闺怨三首王炎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