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虞司理赴官辰州二首》 项安世

窈窈辰溪路,秦人此避秦。
子孙为洞户,世系本王民。
问淑桑鸮变,言忠黍貊亲。
此心能勿舍,何地不归仁。
分类:

《送虞司理赴官辰州二首》项安世 翻译、赏析和诗意

《送虞司理赴官辰州二首》是宋代诗人项安世所作,描绘了虞司理离别家乡前往辰州的情景。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窈窈辰溪路,
秦人此避秦。
子孙为洞户,
世系本王民。
问淑桑鸮变,
言忠黍貊亲。
此心能勿舍,
何地不归仁。

译文:
幽幽的辰溪路,
秦人来此避难。
子孙成为洞居之户,
世代传承王民之血统。
询问美好的桑树和猫头鹰的变化,
言说忠诚和黍稷对亲情的珍视。
这颗心是否能够不离弃,
无论到何处皆回归仁爱之道。

诗意:
这首诗以离别之情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离散的人们的思念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诗人将秦人迁徙辰州的历史背景与子孙后代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强调了家族传承和血脉相连的重要性。通过询问桑树和猫头鹰的变化,诗人抒发了对家乡乡土情感的关注,同时也强调了忠诚和亲情的价值。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离别和思念之情,通过对离散人们的牵挂和对家乡的眷恋的表达,展示了诗人深沉的情感。诗中的"辰溪路"和"秦人避秦"等词句,巧妙地将历史背景与情感表达相结合,使诗歌具有了一种深远的意蕴。诗人以寥寥数语,揭示了家族传承和血脉相连的重要性,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情厚意。最后两句"此心能勿舍,何地不归仁"寄托了诗人对仁爱之道的向往,表明了诗人对人情世故和情感纽带的追求。整首诗意蕴丰富,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送虞司理赴官辰州二首》项安世 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yú sī lǐ fù guān chén zhōu èr shǒu
送虞司理赴官辰州二首

yǎo yǎo chén xī lù, qín rén cǐ bì qín.
窈窈辰溪路,秦人此避秦。
zǐ sūn wèi dòng hù, shì xì běn wáng mín.
子孙为洞户,世系本王民。
wèn shū sāng xiāo biàn, yán zhōng shǔ mò qīn.
问淑桑鸮变,言忠黍貊亲。
cǐ xīn néng wù shě, hé dì bù guī rén.
此心能勿舍,何地不归仁。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送虞司理赴官辰州二首》专题为您介绍送虞司理赴官辰州二首古诗,送虞司理赴官辰州二首项安世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