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韵答邃庵》 李东阳

岳麓峰前湘水阴,思归无计豁烦襟。
亦知吴越非吾土,未必功名是我心。
地上青山随处有,镜中华发逐年深。
故人只在邻州住,空谷他时听足音。
分类:

作者简介(李东阳)

李东阳头像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用韵答邃庵》李东阳 翻译、赏析和诗意

《用韵答邃庵》是明代诗人李东阳的作品。这首诗词描绘了岳麓峰前湘水幽静的景色,以及诗人对归乡之路的思念与无奈。通过表达自己对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诗人提出了对自我追求与内心真实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湖南的岳麓峰前,湘水在山脚下蜿蜒流淌,水的一侧阴暗幽静。诗人心中思念着归乡的愿望,但却找不到回家的计策,心情烦躁难安。他也明白吴越之地并非自己的故土,功名富贵未必是他内心的追求。

大地上青山绿水随处可见,而镜中的发丝却逐年变得愈加苍苍。故人只在附近的州县居住,偶尔在空谷中聆听他的足音。这里,空谷中寂静无声,只有他的脚步声回荡在山谷中。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思考,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诗人并不追求世俗的成就和名声,而是更加关注内心的真实和追求自我的人生意义。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自然的意象,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理念的思考展现出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归乡之路的思念和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整体上,诗词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心态和对内心真实的追求,给人以深思和启发。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用韵答邃庵》李东阳 拼音读音参考

yòng yùn dá suì ān
用韵答邃庵

yuè lù fēng qián xiāng shuǐ yīn, sī guī wú jì huō fán jīn.
岳麓峰前湘水阴,思归无计豁烦襟。
yì zhī wú yuè fēi wú tǔ, wèi bì gōng míng shì wǒ xīn.
亦知吴越非吾土,未必功名是我心。
dì shàng qīng shān suí chù yǒu, jìng zhōng huá fà zhú nián shēn.
地上青山随处有,镜中华发逐年深。
gù rén zhī zài lín zhōu zhù, kōng gǔ tā shí tīng zú yīn.
故人只在邻州住,空谷他时听足音。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用韵答邃庵》专题为您介绍用韵答邃庵古诗,用韵答邃庵李东阳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