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之回》 卢照邻

回中道路险,萧关烽候多。
五营屯北地,万乘出西河。
单于拜玉玺,天子按雕戈。
振旅汾川曲,秋风横大歌。
分类:

作者简介(卢照邻)

卢照邻头像

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上之回》卢照邻 翻译、赏析和诗意

《上之回》

道路险峻迂回,萧关烽火频燃。五个军营屯守在北方,万车队从西河开出。单于(匈奴首领)受到玉玺的封赏,天子按捺着雕饰的戈矛。长鸣的军旅沿着汾河弯曲而行,秋风横扫,奏响着壮丽的歌声。

中文译文和诗意:

道路崎岖蜿蜒迂回,萧关的烽火频频燃起。在北方设有五个军营,万辆车队从西河出发。匈奴的单于受到玉玺的封赏,而天子则紧握着雕饰的戈矛。军队振旅于汾河弯曲的地方,秋风横扫,唱响宏伟的歌声。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唐代时期,北方边境上的军事行动。诗中描述了北方道路险峻、边关烽火频燃的景象,展现了战争的紧张氛围。五个军营屯守在北方,准备迎接万乘的车队从西河出发,这是一次盛大的出征行动。在这里,诗人借用了燕歌行古风,歌颂了军队的壮丽气象。匈奴单于受到玉玺的封赏,而天子则按住雕饰的戈矛,显示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整首诗悲壮激昂,形象生动,通过各种景物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英勇壮丽。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上之回》卢照邻 拼音读音参考

shàng zhī huí
上之回

huí zhōng dào lù xiǎn, xiāo guān fēng hòu duō.
回中道路险,萧关烽候多。
wǔ yíng tún běi dì, wàn shèng chū xī hé.
五营屯北地,万乘出西河。
chán yú bài yù xǐ, tiān zǐ àn diāo gē.
单于拜玉玺,天子按雕戈。
zhèn lǚ fén chuān qū, qiū fēng héng dà gē.
振旅汾川曲,秋风横大歌。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上之回》专题为您介绍上之回古诗,上之回卢照邻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