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古五首》 方回

贤者傥畏死,世论终不公。
古若不置死,何藉诛妖凶。
荆舒底奸鬼。
庙食丘轲同。
举世知其非,嗫嚅不敢攻。
著书斥日录,独一陈了翁。
祸至裂宇宙,板荡中原空。
笔削讨厥罪,乃在乾淳中。
我读四朝史,方知天听聪。
分类:

《览古五首》方回 翻译、赏析和诗意

《览古五首》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作品,表达了贤者对死亡的畏惧,以及世人对贤者的评价不公的情感。这首诗词通过历史典故和比喻手法,探讨了贤者的遭遇和社会的不公。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贤者傥畏死,世论终不公。
古若不置死,何藉诛妖凶。
荆舒底奸鬼。庙食丘轲同。
举世知其非,嗫嚅不敢攻。
著书斥日录,独一陈了翁。
祸至裂宇宙,板荡中原空。
笔削讨厥罪,乃在乾淳中。
我读四朝史,方知天听聪。

这首诗词传达了作者对贤者的思考和社会现象的批判。在这首诗中,贤者面临死亡时感到恐惧,但世人对贤者的评价却始终不公正。如果古代社会没有死亡的存在,人们将无从净化罪恶和消灭邪恶。荆舒和底奸鬼指的是历史典故中的反面人物,象征着人们内心的邪恶和腐败。即使众人都认识到他们的邪恶,却没有人敢于公开指责他们。贤者写书记录历史,独自一个人陈述真相。然而,当灾祸降临时,整个宇宙都在动荡之中,中原大地一片空虚。只有通过文字来揭露罪恶,才能在乾淳时代实现讨伐邪恶的目的。作者通过阅读四朝历史,才明白天听见了一切。

这首诗词通过对贤者的描述和社会现象的揭示,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不公和邪恶的担忧。它提醒人们要正视自己内心的邪恶,勇敢地面对死亡,并在言辞之间寻求真相和正义。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对贤者的评价和对历史的反思。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历史典故和象征意象,构建了一个思辨性的诗境,引发读者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深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览古五首》方回 拼音读音参考

lǎn gǔ wǔ shǒu
览古五首

xián zhě tǎng wèi sǐ, shì lùn zhōng bù gōng.
贤者傥畏死,世论终不公。
gǔ ruò bù zhì sǐ, hé jí zhū yāo xiōng.
古若不置死,何藉诛妖凶。
jīng shū dǐ jiān guǐ.
荆舒底奸鬼。
miào shí qiū kē tóng.
庙食丘轲同。
jǔ shì zhī qí fēi, niè rú bù gǎn gōng.
举世知其非,嗫嚅不敢攻。
zhù shū chì rì lù, dú yī chén le wēng.
著书斥日录,独一陈了翁。
huò zhì liè yǔ zhòu, bǎn dàng zhōng yuán kōng.
祸至裂宇宙,板荡中原空。
bǐ xuē tǎo jué zuì, nǎi zài gān chún zhōng.
笔削讨厥罪,乃在乾淳中。
wǒ dú sì cháo shǐ, fāng zhī tiān tīng cōng.
我读四朝史,方知天听聪。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览古五首》专题为您介绍览古五首古诗,览古五首方回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