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唐师善山居》 方回

苕溪南问旧长桥,渡水穿云不作遥。
迂道征鞍何自苦,隔林吟屋屡相邀。
晚晴浓淡烟俱好,春近高低雪尽消。
尚觉粗材欠诗料,政须余馥乞唐瓢。
分类:

《访唐师善山居》方回 翻译、赏析和诗意

《访唐师善山居》是宋代方回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南问唐师善的山居,渡过水穿云不远。
曲折的道路令人疲惫不堪,途中的林木时常邀请我吟诗。
晚晴的天空,烟雾浓淡皆宜;
春天临近,高低处的积雪都已消融。
我仍觉得自己的才华不足,需要借助唐朝时的余馥老师的灵感。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访问唐师善的山居的情景。诗人描述了自己沿着湍急的溪水,穿越云雾,来到唐师善的山居。途中的道路曲折艰险,但风景优美,林木间的邀请使诗人心生吟咏之欲。晚晴时分,天空晴朗,烟雾缭绕,给人以宜人的感觉。春天即将来临,高处和低处的积雪已经消融。然而,诗人仍然觉得自己的才华不足,希望能借助唐朝时期余馥老师的灵感来创作更好的诗篇。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诗人访问唐师善山居的经历,展示了自然风景和内心感受的交融。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旅途的曲折和艰辛,但又透露出其中的美感和诗意。他欣赏晚晴天空的烟雾,感受到春天的临近,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才华的不满和渴望提升的愿望。

诗中的"唐师善"指的是唐代文学家余馥,他以文学才华和风雅闻名于世。诗人方回以自己的才华与唐代文化巨擘余馥相比较,表达了对余馥的景仰和自身认识的不足之情。

整首诗情感平和,描写细腻,通过自然景色和内心的对话,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体验和对文学创作的思考。它既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又反映了诗人对自身才华的自省和向前的动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访唐师善山居》方回 拼音读音参考

fǎng táng shī shàn shān jū
访唐师善山居

tiáo xī nán wèn jiù cháng qiáo, dù shuǐ chuān yún bù zuò yáo.
苕溪南问旧长桥,渡水穿云不作遥。
yū dào zhēng ān hé zì kǔ, gé lín yín wū lǚ xiāng yāo.
迂道征鞍何自苦,隔林吟屋屡相邀。
wǎn qíng nóng dàn yān jù hǎo, chūn jìn gāo dī xuě jǐn xiāo.
晚晴浓淡烟俱好,春近高低雪尽消。
shàng jué cū cái qiàn shī liào, zhèng xū yú fù qǐ táng piáo.
尚觉粗材欠诗料,政须余馥乞唐瓢。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访唐师善山居》专题为您介绍访唐师善山居古诗,访唐师善山居方回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