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山中友人》 姚合

昨秋今复春,役役是非身。
海上无归路,城中作老人。
流年何处在,白日每朝新。
闻有长生术,将求未有因。
分类:

作者简介(姚合)

姚合头像

姚合,陕州硖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号称“姚、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寄山中友人》姚合 翻译、赏析和诗意

《寄山中友人》是唐代诗人姚合所作,诗意描绘了诗人内心困惑和追求长生的思考。

诗中描述了作者经历了秋天的离别,又迎来了春天的归来。他感叹着自己被世俗琐事纷扰,无法摆脱其中的束缚,身心俱疲,仿佛已经变得像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作者思忖着时光流逝的无常,每个白天都带来新的变化,但他却无法找到自己的归宿。最后,他听说有长生之术存在,心生求索之意,却又不知如何寻觅到此奇术。

这首诗采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迷茫。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生命运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和追求。虽然诗词简短,却传达了深邃的哲思,带给读者一种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体悟。

诗句中的"昨秋今复春"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周期性变化,生命的不断循环。"役役是非身"则表明作者被琐事所困扰,身心疲惫。"海上无归路,城中作老人"则是通过自然景物的比喻,强调了作者内心的无家归宿感和对年华逝去的感叹。

整首诗氛围沉郁,思想深远,反映了古人对生死和人生意义的思索。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长生之术的追求和对命运的反抗。整体而言,这首诗词表达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对超越世俗的追求和对人生深层次问题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寄山中友人》姚合 拼音读音参考

jì shān zhōng yǒu rén
寄山中友人

zuó qiū jīn fù chūn, yì yì shì fēi shēn.
昨秋今复春,役役是非身。
hǎi shàng wú guī lù, chéng zhōng zuò lǎo rén.
海上无归路,城中作老人。
liú nián hé chǔ zài, bái rì měi cháo xīn.
流年何处在,白日每朝新。
wén yǒu cháng shēng shù, jiāng qiú wèi yǒu yīn.
闻有长生术,将求未有因。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寄山中友人》专题为您介绍寄山中友人古诗,寄山中友人姚合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