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林行父》 宋伯仁

男儿未肯着渔蓑,且把屠龙一剑磨。
宣室岂容无贾谊,词林尚可着廉颇。
壮怀每被愁怀恼,官况宁如旅况多。
我欲便归归未得,江南孤负采菱歌。
分类:

《答林行父》宋伯仁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答林行父》是宋代诗人宋伯仁所作,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男子迟迟不愿穿上渔夫的雨衣,
却将屠龙的剑磨得锋利。
难道朝廷容不下贾谊的才华?
文坛上还能容纳廉颇的笔端。
年轻壮志常为忧愁所困扰,
官场境况不如行旅之途多。
我渴望归家,却无法实现,
江南之地辜负了我采菱的歌声。

诗意:
《答林行父》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宋伯仁内心的焦虑和迷茫。他用男子不愿穿上渔夫雨衣、却将屠龙剑磨锋利的意象,揭示了自己不愿安于平庸、渴望有所作为的心态。诗中提到宣室和词林,分别指朝廷和文坛,表达了诗人渴望在政治和文学领域得到认可的渴望。然而,他感到自己的才华被埋没,壮志被困扰,官场的境况也不如行旅之途的自由和多样性。最后,他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江南地区浪费他才华的不满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充满了忧愁和对命运的感叹。诗人通过对男子不穿渔蓑、磨剑的描述,巧妙地表达了自己追求卓越和成功的心态。他对朝廷和文坛的不公平待遇感到失望,同时也感到自己在官场中的困境。诗人的壮志和野心与现实的差距使他陷入了内心的矛盾和苦闷。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江南地区对他才华的浪费之感。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对现实的反思,引发了读者对于个人追求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答林行父》宋伯仁 拼音读音参考

dá lín xíng fù
答林行父

nán ér wèi kěn zhe yú suō, qiě bǎ tú lóng yī jiàn mó.
男儿未肯着渔蓑,且把屠龙一剑磨。
xuān shì qǐ róng wú jiǎ yì, cí lín shàng kě zhe lián pō.
宣室岂容无贾谊,词林尚可着廉颇。
zhuàng huái měi bèi chóu huái nǎo, guān kuàng níng rú lǚ kuàng duō.
壮怀每被愁怀恼,官况宁如旅况多。
wǒ yù biàn guī guī wèi dé, jiāng nán gū fù cǎi líng gē.
我欲便归归未得,江南孤负采菱歌。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答林行父》专题为您介绍答林行父古诗,答林行父宋伯仁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