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谢亭》 朱庆馀

梦后何人见,孤亭似旧时。
褰开诚得地,冥感竟因诗。
不往过应少,悲来下独迟。
顾惭非谢客,灵贶杳难追。
分类: 古文观止动物

作者简介(朱庆馀)

朱庆馀头像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朱庆馀声名大震。

《梦谢亭》朱庆馀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梦谢亭》

梦后何人见,孤亭似旧时。
褰开诚得地,冥感竟因诗。
不往过应少,悲来下独迟。
顾惭非谢客,灵贶杳难追。

中文译文:
梦醒后谁人能看见,孤亭像往昔一样寂寞。
推开窗户向着宽敞的大地,
奇妙的灵感竟来自一首诗。
没有去做过的事情可能会少一些,
但悲伤来临时总是迟到。
我不敢以谢客自居,
神秘的奇赐不可追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在梦醒后的感慨和思考。诗人醒来后,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孤独的人,就像孤立无援的亭子一样。然而,当他打开窗户,与宽阔的大地相对时,他竟然因一首诗而得到了冥冥中的启示。他意识到虽然他没有做过许多事情,但悲伤却总是来得迟到。诗人谦逊地表示自己不敢以谢客自居,因为这些神秘的奇赐是无法追寻和解释的。

整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考,以及对灵感和命运的敬畏之情。诗人通过对梦境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命运的疑惑。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示了唐代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和感悟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梦谢亭》朱庆馀 拼音读音参考

mèng xiè tíng
梦谢亭

mèng hòu hé rén jiàn, gū tíng shì jiù shí.
梦后何人见,孤亭似旧时。
qiān kāi chéng de dì, míng gǎn jìng yīn shī.
褰开诚得地,冥感竟因诗。
bù wǎng guò yīng shǎo, bēi lái xià dú chí.
不往过应少,悲来下独迟。
gù cán fēi xiè kè, líng kuàng yǎo nán zhuī.
顾惭非谢客,灵贶杳难追。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梦谢亭》专题为您介绍梦谢亭古诗,梦谢亭朱庆馀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