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曦上人》 方干

四十年来多少人,一分零落九成尘。
与师犹得重相见,亦是枯株勉强春。
分类:

作者简介(方干)

方干头像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

《贻曦上人》方干 翻译、赏析和诗意

《贻曦上人》是唐代方干创作的诗词。诗意描绘了一个寄托了对时光流逝的思考和对师生情谊的感慨的场景。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

四十年过去了,多少人已经离开,
分散在九霄云外,化作尘埃飞散。
终于与贻曦上人相聚,想起这一切,
就像枯死的树苗勉强发出春天的芬芳。

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对流逝时光的思考。四十年过去了,许多人已经离世,他们分散到九霄云外,化作尘埃飞散。这种描绘时光流逝的方式给人以深深的感慨和惋惜之情。

然而,诗人与贻曦上人重逢,这种重逢给诗人带来了一丝安慰和希望。贻曦上人可能是诗人的老师或朋友,他们的重逢在诗人的心中勉强引发了一丝生机,就像是一个枯死的树苗再次发出春天的气息。这种师生情谊的重逢也给了诗人一种勉励和动力,让他感受到生命中的温暖和希望。

整首诗以寥寥数语表达了时光的流逝和师生情谊的重要性。诗人对光阴易逝的思考,和对与贻曦上人重逢的感慨,都体现了唐代诗人常用的意境和情感。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引起人们对时间流逝和珍惜师生情谊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贻曦上人》方干 拼音读音参考

yí xī shàng rén
贻曦上人

sì shí nián lái duō shǎo rén, yī fēn líng luò jiǔ chéng chén.
四十年来多少人,一分零落九成尘。
yǔ shī yóu dé zhòng xiāng jiàn, yì shì kū zhū miǎn qiǎng chūn.
与师犹得重相见,亦是枯株勉强春。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贻曦上人》专题为您介绍贻曦上人古诗,贻曦上人方干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