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居》 郑谷

叶叶下高梧,端居失所图。
乱离时辈少,风月夜吟孤。
旧疾衰还有,穷愁醉暂无。
秋光如水国,不语理霜须。
分类:

作者简介(郑谷)

郑谷头像

郑谷(约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端居》郑谷 翻译、赏析和诗意

《端居》是唐代诗人郑谷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人以自身生活境遇为背景,表达了对逍遥自在的生活向往,同时也抒发了对岁月流转、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叶叶下高梧,
端居失所图。
乱离时辈少,
风月夜吟孤。
旧疾衰还有,
穷愁醉暂无。
秋光如水国,
不语理霜须。

诗意和赏析:
诗的开头两句“叶叶下高梧,端居失所图”描绘了身处幽静自然环境中的诗人,希望通过端坐静思,达到寻找自我、追求心灵宁静的目的。接着诗人提到“乱离时辈少”、“风月夜吟孤”,表达了自己身处时世纷扰之中,周围朋友凋零离世的感叹,同时也表示自己在夜晚独自吟咏风月之间的孤独。

接下来的两句“旧疾衰还有,穷愁醉暂无”描述了诗人身体老病已经增多,穷困及愁苦却暂时不再存在。这里的“衰”指的是诗人衰老,与前文的“乱离时辈少”形成对比,突出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

最后两句“秋光如水国,不语理霜须”将视野扩展到整个秋季的景色。诗人用“如水国”来形容秋光的柔和和润泽,而“不语理霜须”则表明诗人并不去刻意追求权势地位,而是将自己的生活态度融入到自然景色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追求自我寻找、远离尘嚣的心愿,同时也通过对身边友人离世、人生短暂的感慨,反映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诗人并没有被岁月和境遇所困扰,而是以一种超然的心境对待自己的处境。整体上,诗意清新、朴实,表达了作为一个文人的郑谷追求自由和宁静的情感态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端居》郑谷 拼音读音参考

duān jū
端居

yè yè xià gāo wú, duān jū shī suǒ tú.
叶叶下高梧,端居失所图。
luàn lí shí bèi shǎo, fēng yuè yè yín gū.
乱离时辈少,风月夜吟孤。
jiù jí shuāi hái yǒu, qióng chóu zuì zàn wú.
旧疾衰还有,穷愁醉暂无。
qiū guāng rú shuǐ guó, bù yǔ lǐ shuāng xū.
秋光如水国,不语理霜须。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端居》专题为您介绍端居古诗,端居郑谷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