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寄杨学士(一作中秋永夕奉寄杨学士兄弟)》 韩偓

鳞差甲子渐衰迟,依旧年年困乱离。
八月夜长乡思切,鬓边添得几茎丝。
分类:

作者简介(韩偓)

韩偓头像

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中秋寄杨学士(一作中秋永夕奉寄杨学士兄弟)》韩偓 翻译、赏析和诗意

中秋寄杨学士(一作中秋永夕奉寄杨学士兄弟)

鳞差甲子渐衰迟,依旧年年困乱离。
八月夜长乡思切,鬓边添得几茎丝。

诗意:这首诗是韩偓在中秋佳节寄给杨学士的一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使用了凄凉的笔墨,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赏析:这首诗以时间为线索,通过描写岁月的流转和个人的变迁,展示了人事的无常和生命的短暂。诗人通过描写八月长夜,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鳞差甲子渐衰迟,形容岁月的渐逝,依旧年年困乱离,表达了作者对家乡隔阂和困难的感叹。而鬓边添得几茎丝,则是以自然界的时间流转来对比个人的变迁,更加突出了人事无常的主题。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了诗人对家乡的强烈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中秋寄杨学士(一作中秋永夕奉寄杨学士兄弟)》韩偓 拼音读音参考

zhōng qiū jì yáng xué shì yī zuò zhōng qiū yǒng xī fèng jì yáng xué shì xiōng dì
中秋寄杨学士(一作中秋永夕奉寄杨学士兄弟)

lín chà jiǎ zǐ jiàn shuāi chí, yī jiù nián nián kùn luàn lí.
鳞差甲子渐衰迟,依旧年年困乱离。
bā yuè yè zhǎng xiāng sī qiè, bìn biān tiān dé jǐ jīng sī.
八月夜长乡思切,鬓边添得几茎丝。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中秋寄杨学士(一作中秋永夕奉寄杨学士兄弟)》专题为您介绍中秋寄杨学士(一作中秋永夕奉寄杨学士兄弟)古诗,中秋寄杨学士(一作中秋永夕奉寄杨学士兄弟)韩偓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