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题述怀》 徐夤

大道真风早晚还,妖讹成俗污乾坤。
宣尼既没苏张起,凤鸟不来鸡雀喧。
刍少可能供骥子,草多谁复访兰荪。
尧廷忘却征元凯,天阙重关十二门。
分类:

作者简介(徐夤)

徐夤头像

徐夤:字昭梦,福建莆田人。登乾宁进士第,授秘书省正字。依王审知,礼待简略,遂拂衣去,归隐延寿溪(现留于绶溪公园,系莆田二十四景之一)。著有《探龙》、《钓矶》二集,诗二百六十五首。

《寓题述怀》徐夤 翻译、赏析和诗意

《寓题述怀》中文译文:大道真风早晚还,妖讹成俗污乾坤。
宣尼既没苏张起,凤鸟不来鸡雀喧。
刍少可能供骥子,草多谁复访兰荪。
尧廷忘却征元凯,天阙重关十二门。

诗意和赏析:这首诗是唐代徐夤于宋徽宗政和元年(1111年)作的。全诗以大道寓言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社会风气的不满与忧虑。

第一句“大道真风早晚还,妖讹成俗污乾坤。”指的是大道真正的风气应该在早晚之间恢复,可是现实中妖言惑众的错误思潮却占据了社会的主导地位,污染了整个世界。

第二句“宣尼既没苏张起,凤鸟不来鸡雀喧。”宣尼、苏轼和张载三位伟大的先贤,都无法扮演其应有的作用,而时下只有鸡雀的喧哗声而已,高贤智者不再被重视。

第三句“刍少可能供骥子,草多谁复访兰荪。”指出草木丛生的荒乱情况下,很难有珍贵的草木(如兰荪)得到关注,而只有普通的刍草却大量存在。表达了作者对社会文化的贬低和对尊贤重道的呼唤。

最后两句“尧廷忘却征元凯,天阙重关十二门。”指出就连尧舜之廷也已经忘记了顾命大臣征元凯,真正的权力在天宫正门(天阙)上却通过十二个大门严加看守。暗示了当时的政权导向偏离正道。

整首诗通过对社会现象的点题,抒发了作者对社会风气的忧虑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揭示了古代士人对社会问题的观察和反思,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寓题述怀》徐夤 拼音读音参考

yù tí shù huái
寓题述怀

dà dào zhēn fēng zǎo wǎn hái, yāo é chéng sú wū qián kūn.
大道真风早晚还,妖讹成俗污乾坤。
xuān ní jì méi sū zhāng qǐ,
宣尼既没苏张起,
fèng niǎo bù lái jī què xuān.
凤鸟不来鸡雀喧。
chú shǎo kě néng gōng jì zi, cǎo duō shuí fù fǎng lán sūn.
刍少可能供骥子,草多谁复访兰荪。
yáo tíng wàng què zhēng yuán kǎi, tiān què zhòng guān shí èr mén.
尧廷忘却征元凯,天阙重关十二门。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寓题述怀》专题为您介绍寓题述怀古诗,寓题述怀徐夤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