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广州支使王拾遗》 曹松

明时应不谏,天幕称仙才。
聘入关中去,人从帝侧来。
诗窗盛岛屿,檄盾照风雷。
几度陪旄节,营巡海色回。
分类:

作者简介(曹松)

曹松(828——903),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桐城,一今安徽潜山)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上广州支使王拾遗》曹松 翻译、赏析和诗意

《上广州支使王拾遗》是唐代曹松创作的一首诗。中文译文如下:

明时应不谏,
天幕称仙才。
聘入关中去,
人从帝侧来。
诗窗盛岛屿,
檄盾照风雷。
几度陪旄节,
营巡海色回。

这首诗具有一种赞颂和赞美的意味。诗人通过描写一个叫王拾遗的广州支使,来表达对他聪慧才智的赞赏。

诗的第一句“明时应不谏”,意味着王拾遗的智慧超越了时代,不需要被劝谏。第二句“天幕称仙才”,表示王拾遗被称为天子的幕僚,被赞誉为仙才。

接下来的两句诗描述了王拾遗因为才华而被选中担任关中的职位,同时也表明人们从皇帝一侧都来向他学习。

接下来的两句诗通过形象的描写,展示了王拾遗的才华和风采。诗窗盛岛屿表示以诗词为窗口,王拾遗所呈现的岛屿美景;檄盾照风雷表示他的声望高耸如闪电和雷鸣。

最后两句诗描写了王拾遗多次随着皇帝的行幸巡游,并在这过程中欣赏到美丽的海景。

整首诗以赞美的口吻展现了王拾遗的才华和荣耀,同时也展示了唐代社会对才华者的崇拜。这首诗通过具体描写和比喻的手法,塑造了一个聪明才智、受人尊敬的形象。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上广州支使王拾遗》曹松 拼音读音参考

shàng guǎng zhōu zhī shǐ wáng shí yí
上广州支使王拾遗

míng shí yīng bù jiàn, tiān mù chēng xiān cái.
明时应不谏,天幕称仙才。
pìn rù guān zhōng qù, rén cóng dì cè lái.
聘入关中去,人从帝侧来。
shī chuāng shèng dǎo yǔ, xí dùn zhào fēng léi.
诗窗盛岛屿,檄盾照风雷。
jǐ dù péi máo jié, yíng xún hǎi sè huí.
几度陪旄节,营巡海色回。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上广州支使王拾遗》专题为您介绍上广州支使王拾遗古诗,上广州支使王拾遗曹松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