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焚经台》 无名氏

门径萧萧长绿苔,一回登此一徘徊。
青牛谩说函关去,白马亲从印土来。
确实是非凭烈焰,要分真伪筑高台。
春风也解嫌狼藉,吹尽当年道教灰。
分类: 秋天感伤爱国

《题焚经台》无名氏 翻译、赏析和诗意

《题焚经台》是一首唐代的诗词,作者不详。诗意是描写了焚经台的景象,表达了对传统道教的质疑和思考。

译文如下:
门径萧萧长绿苔,踏入其中在徘徊。
青牛不必再嘉言,白马心自印土追。
事实真伪就看烈焰,筑起高台分真假。
春风吹散了尘土,吹尽了道教的灰烬。

赏析:
这首诗以焚经台为背景,将焚经台比作人们对传统道教信仰的象征。诗中的"绿苔"、"烈焰"、"高台"等形象细腻地描绘出了焚经台的景象,给人一种庄严而恢弘的感觉。诗人通过描述焚经台,表达了对旧有信仰的疑问和思考。诗中的"青牛"和"白马"象征着道教文化的两个重要符号,诗人用"谩说"和"亲从"形容它们,暗示了对这些符号实质意义的怀疑。

全诗言简意赅,通过对焚经台景象的描绘,诗人把焚经台作为一个象征,寓意传统道教的形式主义和虚无。诗人对烈焰和高台的加以判断和审视,表达了审视旧有信仰的态度,倡导真实和真理的追求。最后的春风吹散尘土,吹尽道教的灰烬,寓意时代变迁,以及对道教教义的反思和淡化。

这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意境深远。通过对焚经台的描写,传达了对传统宗教信仰的思考和反思,展现了对真实和真理的追求,体现了唐代文人对传统观念的质疑和进步思想的追求。同时,诗中的自然景象也给人一种净化和新生的感觉,具有美学的意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题焚经台》无名氏 拼音读音参考

tí fén jīng tái
题焚经台

mén jìng xiāo xiāo zhǎng lǜ tái, yī huí dēng cǐ yī pái huái.
门径萧萧长绿苔,一回登此一徘徊。
qīng niú mán shuō hán guān qù,
青牛谩说函关去,
bái mǎ qīn cóng yìn tǔ lái.
白马亲从印土来。
què shí shì fēi píng liè yàn, yào fēn zhēn wěi zhù gāo tái.
确实是非凭烈焰,要分真伪筑高台。
chūn fēng yě jiě xián láng jí, chuī jǐn dāng nián dào jiào huī.
春风也解嫌狼藉,吹尽当年道教灰。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题焚经台》专题为您介绍题焚经台古诗,题焚经台无名氏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