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赠乌程李明府伯宜兼简诸秀才》 皎然

门前岘山近,无路可登陟。
徒爱岘山高,仰之常叹息。
不如松与桂,生在重岩侧。

作者简介(皎然)

皎然头像

皎然,唐代诗僧。生卒年不详。俗姓谢,字清昼,吴兴(浙江省湖州市)人。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

《感兴赠乌程李明府伯宜兼简诸秀才》皎然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感兴赠乌程李明府伯宜兼简诸秀才》
朝代:唐代
作者:皎然

门前岘山近,无路可登陟。
徒爱岘山高,仰之常叹息。
不如松与桂,生在重岩侧。

中文译文:
门前的岘山离得很近,却没有路径可供攀登。
只是单纯地喜欢岘山的高耸,仰视它常常感叹悲叹。
不如松树和桂花,生长在重岩的侧面。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岘山的迷恋之情。作者觉得岘山虽然离自己很近,但却没有可供攀登的路径,无法直接登临山顶。尽管如此,作者依然对岘山的高耸仰视,常常感叹悲叹。在最后两句中,作者提到了松树和桂花,认为它们生长在重岩的侧面更胜一筹,暗示了对坚韧和坚贞的赞美。

赏析:
这首诗以岘山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山的敬仰之情。作者暗示了岘山虽然高耸入云,但却无路可登。岘山的存在让人轻易抵达山顶,因而增加了对它的崇高和神秘感。作者通过对岘山的描述,抒发了自己对高耸入云山峰的向往和对坚韧不拔品质的赞美。最后两句中提到的松树和桂花,象征了坚韧和纯洁的品质,与岘山的形象相呼应,加深了诗意的深度。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岘山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高峰和坚贞品质的追求与赞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感兴赠乌程李明府伯宜兼简诸秀才》皎然 拼音读音参考

gǎn xīng zèng wū chéng lǐ míng fǔ bó yí jiān jiǎn zhū xiù cái
感兴赠乌程李明府伯宜兼简诸秀才

mén qián xiàn shān jìn, wú lù kě dēng zhì.
门前岘山近,无路可登陟。
tú ài xiàn shān gāo, yǎng zhī cháng tàn xī.
徒爱岘山高,仰之常叹息。
bù rú sōng yǔ guì, shēng zài zhòng yán cè.
不如松与桂,生在重岩侧。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感兴赠乌程李明府伯宜兼简诸秀才》专题为您介绍感兴赠乌程李明府伯宜兼简诸秀才古诗,感兴赠乌程李明府伯宜兼简诸秀才皎然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