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寇山中作》 贯休

山翠碧嵯峨,攀牵去者多。
浅深俱得地,好恶未知他。
有草皆为户,无人不荷戈。
相逢空怅望,更有好时么。
分类:

作者简介(贯休)

贯休头像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避寇山中作》贯休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避寇山中作》

山翠碧嵯峨,
攀牵去者多。
浅深俱得地,
好恶未知他。
有草皆为户,
无人不荷戈。
相逢空怅望,
更有好时么。

译文:
山峰郁郁葱茏,
曾经有很多人来攀登。
无论山高山低,
别人的好恶对我并不重要。
山中的每一株草都是住户,
没有人不背负战斗之担。
相逢之际只能仰望空空,
还会有美好的时光吗?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中避难的景象,并表达了对逆境的思考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山翠碧嵯峨,形容山峰郁郁葱茏,给人一种美丽而宁静的感觉。攀牵去者多,说明曾经有很多人来这里躲避战乱或寻求安稳的生活。浅深俱得地,好恶未知他,显示出作者对他人评判自己的好恶持无所谓的态度。有草皆为户,无人不荷戈,描述了山中人们都背负着战争的重担,无论遇到谁都需要提防。相逢空怅望,更有好时么,表达了作者在逆境中的失望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不知道是否还会有美好的时光。整首诗流露出一种逼仄而悲凉的氛围,反映了唐代乱世的冷酷和人们的无奈。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避寇山中作》贯休 拼音读音参考

bì kòu shān zhōng zuò
避寇山中作

shān cuì bì cuó é, pān qiān qù zhě duō.
山翠碧嵯峨,攀牵去者多。
qiǎn shēn jù de dì, hào wù wèi zhī tā.
浅深俱得地,好恶未知他。
yǒu cǎo jiē wèi hù, wú rén bù hé gē.
有草皆为户,无人不荷戈。
xiāng féng kōng chàng wàng, gèng yǒu hǎo shí me.
相逢空怅望,更有好时么。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避寇山中作》专题为您介绍避寇山中作古诗,避寇山中作贯休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