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朱拾遗》 齐己

一闻归阙下,几番熟金桃。
沧海期仍晚,清资路渐高。
研冰濡谏笔,赋雪拥朝袍。
岂念空林下,冥心坐石劳。
分类:

作者简介(齐己)

齐己头像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寄朱拾遗》齐己 翻译、赏析和诗意

《寄朱拾遗》是唐代齐己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述了齐己离开朝廷回归家乡的心情和境遇。

此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一闻归阙下,几番熟金桃。
刚刚听到回乡的消息,心中满是对故乡金桃树的思念。

沧海期仍晚,清资路渐高。
即使经历了沧海变化依旧能够回归家乡,仍然是那个纯洁的自己。

研冰濡谏笔,赋雪拥朝袍。
研磨冰凉的谏言,用雪白的朝袍演绎。

岂念空林下,冥心坐石劳。
不再怀念过往在空荡的林下,冥思苦思坐在石头上。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离开朝廷回归家乡的情感和心情。作者经历了一番艰辛后,终于能够回到家乡,对故土的思念与对荣华富贵的追求产生了矛盾。尽管作者经过了沧海变化,但他依然能够保持自己那纯洁的初心,以冷静和清高的姿态面对世俗。诗中的"研冰濡谏笔,赋雪拥朝袍”表达了作者对追求真理和坚持原则的努力。最后的两句"岂念空林下,冥心坐石劳”则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以及他用坚持不懈的努力来推动自己的追求。

整体上,《寄朱拾遗》这首诗词充满着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清高与坚守原则的追求。通过对作者个人心态的描写,突出了对道德的坚持和对真理的追求,展示了作者的追求和智慧。这首诗词通过对内心世界的呈现,让读者感受到了离开繁华世界回归内心的宁静和力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寄朱拾遗》齐己 拼音读音参考

jì zhū shí yí
寄朱拾遗

yī wén guī què xià, jǐ fān shú jīn táo.
一闻归阙下,几番熟金桃。
cāng hǎi qī réng wǎn, qīng zī lù jiàn gāo.
沧海期仍晚,清资路渐高。
yán bīng rú jiàn bǐ, fù xuě yōng cháo páo.
研冰濡谏笔,赋雪拥朝袍。
qǐ niàn kōng lín xià, míng xīn zuò shí láo.
岂念空林下,冥心坐石劳。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寄朱拾遗》专题为您介绍寄朱拾遗古诗,寄朱拾遗齐己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