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中秋前一日和昌甫所寄)》 韩淲

一雨已秋深,月色寒而静。
夜半披衣草树间,玉露团清影。
长笛倚楼声,听彻还重省。
手启柴门倦复关,云卧衣裳冷。
分类: 卜算子

《卜算子(中秋前一日和昌甫所寄)》韩淲 翻译、赏析和诗意

《卜算子(中秋前一日和昌甫所寄)》是宋代诗人韩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场秋雨已经过去了,秋天变得更加深沉,
月色寒冷而宁静。深夜时分,我披着衣服,
在草木间行走,玉露凝结成明亮的影子。
长笛的声音依靠在楼上,
听得清晰而又沉重地想念着。
我打开柴门,疲倦地又关上,
躺在云彩上,衣裳感到冷冷的。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前夜的景象,通过描写秋雨、月色和夜晚的寂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绪。诗人在深秋的夜晚,感受到秋天的深沉和寂静,身临其境地描述了自己在草木间行走的场景,并以此引发了对人生和自我存在的思考。长笛的声音唤起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他在寒冷的夜晚打开柴门,却又感到疲倦和冷意。

赏析:
《卜算子(中秋前一日和昌甫所寄)》是一首典型的宋代秋夜诗。诗中以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通过对秋雨、月色和夜晚的描绘,传达了深秋时节的凄凉和寂寞之感。诗中的玉露团清影和长笛倚楼声都是通过描绘细微而细腻的景象来营造出诗人内心的愁思和寂寞之情。诗人在夜晚打开柴门时的疲倦和冷意,也增加了诗词的情感层次。

整首诗以清新而寂静的语言风格,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通过对秋天和夜晚的描绘,诗人抒发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自己在孤寂中的内心体验。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宋代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婉约风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卜算子(中秋前一日和昌甫所寄)》韩淲 拼音读音参考

bǔ suàn zǐ zhōng qiū qián yī rì hé chāng fǔ suǒ jì
卜算子(中秋前一日和昌甫所寄)

yī yǔ yǐ qiū shēn, yuè sè hán ér jìng.
一雨已秋深,月色寒而静。
yè bàn pī yī cǎo shù jiān, yù lù tuán qīng yǐng.
夜半披衣草树间,玉露团清影。
cháng dí yǐ lóu shēng, tīng chè hái zhòng shěng.
长笛倚楼声,听彻还重省。
shǒu qǐ zhài mén juàn fù guān, yún wò yī shang lěng.
手启柴门倦复关,云卧衣裳冷。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卜算子(中秋前一日和昌甫所寄)》韩淲专题为您介绍《卜算子(中秋前一日和昌甫所寄)》韩淲的诗词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诗意词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