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立公房》 孟浩然

支遁初求道,深公笑买山。
何如石岩趣,自入户庭间。
苔涧春泉满,萝轩夜月闲。
能令许玄度,吟卧不知还。
分类:

作者简介(孟浩然)

孟浩然头像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宿立公房》孟浩然 翻译、赏析和诗意

宿立公房

支遁初求道,深公笑买山。
何如石岩趣,自入户庭间。
苔涧春泉满,萝轩夜月闲。
能令许玄度,吟卧不知还。

中文译文:
住立公家
支遁一开始寻求道,深公笑着买山。
怎能比得上石岩的趣味,自己进入到宅院当中。
苔藓长满山涧的春泉,依偎的篷盖下,在夜晚的明月中休闲。
能够让许玄度心旷神怡,吟咏卧睡不知归还。

诗意和赏析:
《宿立公房》是唐代孟浩然写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作者在宿立公家的经历。支遁是一个历史上著名的道士,他追求道家的修行。深公则是与作者同道,他买山是为了避世修行。诗人孟浩然在支遁和深公的引领下,亲身体验到买山修行的魅力。

诗中的石岩代表了遁世的环境,而作者自己则进入到了门庭之间,表达了作者拜访立公之家的情景。诗人用苔藓春泉和萝轩夜月来描绘出宁静祥和之境,营造出深山里的宁静与闲适。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在这种环境中的心境。许玄度是道教中一个修行人物的名字,他能够理解和领悟这种山居的乐趣。诗人自言吟咏卧睡,而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离开了。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景描写细腻,表达了作者对山居生活的向往和钟爱,展现了山中的宁静和美好。通过诗中的描写和表达,诗人成功地体现了山居修道者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宿立公房》孟浩然 拼音读音参考

sù lì gōng fáng
宿立公房

zhī dùn chū qiú dào, shēn gōng xiào mǎi shān.
支遁初求道,深公笑买山。
hé rú shí yán qù, zì rù hù tíng jiān.
何如石岩趣,自入户庭间。
tái jiàn chūn quán mǎn, luó xuān yè yuè xián.
苔涧春泉满,萝轩夜月闲。
néng lìng xǔ xuán dù, yín wò bù zhī hái.
能令许玄度,吟卧不知还。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宿立公房》专题为您介绍宿立公房古诗,宿立公房孟浩然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