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孺臞庵》 程敦厚

壁上烟萝子,窗前鸿素书。
短篱开窈窕,嫩竹转扶疏。
世事霜前叶,声名涧底樗。
柴桑陶靖节,日暮荷归锄。
分类:

《王文孺臞庵》程敦厚 翻译、赏析和诗意

《王文孺臞庵》是宋代程敦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壁上烟萝子,
窗前鸿素书。
短篱开窈窕,
嫩竹转扶疏。
世事霜前叶,
声名涧底樗。
柴桑陶靖节,
日暮荷归锄。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僻静的庵堂景象。墙上挂着淡淡的烟萝子,窗前摆着洁白的书籍。矮篱敞开着小门,显得娟秀而美丽,嫩竹被人修剪得疏朗而清秀。在这个宁静的庵堂中,世事如同霜前的枯叶一样淡漠,声名如同涧底的樗树一样平凡。诗中还描写了柴桑陶靖节,意味着庄稼丰收的季节,日暮时分,人们归去耕作。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淡雅宁静的庵堂景象。诗人运用了具象的描写手法,将壁上的烟萝子和窗前的鸿素书作为细节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短篱开着小门,嫩竹被修剪得疏朗,展示了一种秀美的庭院景致。通过描写庵堂中的景物,诗人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俗世的淡漠态度。

诗中的"世事霜前叶,声名涧底樗"意味着诗人对尘世的冷淡和对名利的超脱。霜前的叶子已经凋零,代表了人世间的事物瞬息易逝。而涧底的樗树是平凡、不起眼的,象征着诗人对于声名和地位的淡泊态度。这种对世事的淡漠和超脱,与庵堂的宁静环境相呼应,表达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和超然境界的心境。

最后两句诗描述了柴桑陶靖节,以及日暮时分人们归去耕作的景象。这一描写既展示了恬静的田园生活,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平凡劳动的赞美和向往。诗人以农耕的场景作为结束,既是对朴素生活的肯定,也是对平凡劳作的崇敬。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庵堂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的冷淡态度。同时,诗中对于名利和世事的淡泊态度以及对平凡劳动的赞美,也让人感受到诗人追求心灵宁静和超脱的情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文孺臞庵》程敦厚 拼音读音参考

wáng wén rú qú ān
王文孺臞庵

bì shàng yān luó zi, chuāng qián hóng sù shū.
壁上烟萝子,窗前鸿素书。
duǎn lí kāi yǎo tiǎo, nèn zhú zhuǎn fú shū.
短篱开窈窕,嫩竹转扶疏。
shì shì shuāng qián yè, shēng míng jiàn dǐ chū.
世事霜前叶,声名涧底樗。
chái sāng táo jìng jié, rì mù hé guī chú.
柴桑陶靖节,日暮荷归锄。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王文孺臞庵》专题为您介绍王文孺臞庵古诗,王文孺臞庵程敦厚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