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亭送蒋侍御还京(得来字)》 岑参

忽闻骢马至,喜见故人来。
欲语多时别,先愁计日回。
山河宜晚眺,云雾待君开。
为报乌台客,须怜白发催。
分类:

作者简介(岑参)

岑参头像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西亭送蒋侍御还京(得来字)》岑参 翻译、赏析和诗意

《西亭送蒋侍御还京(得来字)》的中文译文为:

忽然听到骢马的叫声,喜见故人来。想要说话却已别了很久,先是为回京的日期而忧愁。山河景色理应晚上欣赏,云雾只等着你开启。为了回报乌台的宾客,急切期待白发耄耋的催促。

这首诗是唐代的诗人岑参创作的,讲述了送别蒋侍御回京的情景。整首诗以“忽闻骢马至”作为开头,形象地描绘了蒋侍御离开的情景,作者感到非常欢喜。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故人离别的心情,他们虽然有许多话想要说,但却没有时间。而且,他们也为即将离开的日期而感到忧愁。

诗中的"山河宜晚眺,云雾待君开"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山河的美景的向往,他希望蒋侍御能够在回京的路上欣赏到美好的景色。而"为报乌台客,须怜白发催"表达了诗人对蒋侍御的敬重和惋惜,他希望能够以年迈的白发催促蒋侍御早日回京,以回报蒋侍御在乌台的款待。

整首诗词深情而紧凑,通过对别离和期许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和祝福。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景色和对年迈的乌台客的关怀和渴望。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感受,诗人将情感和景物相融合,赋予了这首诗以深厚的诗意和思想内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西亭送蒋侍御还京(得来字)》岑参 拼音读音参考

xī tíng sòng jiǎng shì yù hái jīng de lái zì
西亭送蒋侍御还京(得来字)

hū wén cōng mǎ zhì, xǐ jiàn gù rén lái.
忽闻骢马至,喜见故人来。
yù yǔ duō shí bié, xiān chóu jì rì huí.
欲语多时别,先愁计日回。
shān hé yí wǎn tiào, yún wù dài jūn kāi.
山河宜晚眺,云雾待君开。
wèi bào wū tái kè, xū lián bái fà cuī.
为报乌台客,须怜白发催。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西亭送蒋侍御还京(得来字)》专题为您介绍西亭送蒋侍御还京(得来字)古诗,西亭送蒋侍御还京(得来字)岑参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