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子日的诗词[标题] - 古诗句网

521 《南乡子 至元六年九月十四日,李重山宪副寿》 元·宋*

风宪至山南,遂大宴合乐。
重山号梅庭主人,所居官舍,即旧水犀亭,久桂宇散秋香。
咫尺梅庭十月阳。
红叶黄花风致好,华堂。

522 《卜算子 九日钱塘怀古》 元·韩奕

白发对黄花,又一番重九。
相会年年少旧人,独酌杯中酒。
世短意恒多,此语君知否。
莫问明年健似今,且折茱萸寿。

523 《摸鱼儿 九日会周南翁子溪上》 元·吴存

问篱边、黄花开否,瓮头新酒绉未。
故人有约酬佳节,一幅锦云先坠。
凝暮睇。
正溪上、西风飒飒吹凉袂。

524 《南乡子 秋日旅怀》 元·王结

秋气入帘栊。
矮榻虚轩睡思浓。
梦觉黄梁初未熟,相逢。
都在邯郸逆旅中。
扰扰正愁侬。
雨霁西山翠几重。
更上层楼闲徙倚,晴空。
目送冥飞

525 《壬子冬至日过来青堂三首示勉中祖南二友》 明·贝琼

衣冠且从俗,犹有晋风流。
我爱陶贞白,人称马少游。
蜂房寒未割,鸡栅暖宜修。
不必论三仕,何如号四休。
¤

526 《和徐渊子九日》 宋·开禧朝士

呼儿为我整乌纱,不是无心学孟嘉。
要摘金英满头插,明朝还是过时花。

527 《过惠日庵访尼题亭子上》 宋·孟淑卿

矮矮墙围小小亭,竹林深处昼冥冥。
红尘不到无余事,一炷烟消两卷经。

528 《六月十七日夜寄邢子友》 宋·沈伯达

暑雨虽不足,凉风还有余。
乐此城阴夜,何殊山崦居。
月明苍桧立,露下芭蕉舒。
试问澄虚阁,今夜复焉如。

529 《庚子三月八日奉命充经筵讲官有感赋十韵》 明·黄佐

春风环珮集群仙,回首瀛洲二十年。
院柳绿垂鸾驾外,宫花红入凤池边。
晓承纶绋开经幄,夕佩兰英拱御筵。
青琐赤墀聊复尔,璇题珍馆故依然。

530 《庚子三月八日奉命充经筵讲官有感赋十韵》 明·黄佐

春风环珮集群仙,回首瀛洲二十年。
院柳绿垂鸾驾外,宫花红入凤池边。
晓承纶绋开经幄,夕佩兰英拱御筵。
青琐赤墀聊复尔,璇题珍馆故依然。

531 《夏日同刘仲修李惟寅诸子出城访丘谦之得飞字》 明·欧大任

西来初弛担,策马问郊扉。
以我思乡泪,沾君去国衣。
齐梁游已倦,江汉赋将归。
一叶秋风里,何年向洛飞。

532 《夏日南庵诸子见过(二首)》 明·秋潭舷公

偶然憩南野,高荫欣古木。
室中晤言稀,树下坐忘独。
枉棹夹故人,逗啸看新竹。
深林长闭门,丰草高于屋。
何物款素心,愿言宵炳烛。
¤

533 《夏日南庵诸子见过(二首)》 明·秋潭舷公

野处虽已适,久不闻高咏。
炳烛夜何短,含毫晓未竟。
凉雨原上来,洗我竹林净。
荷池涨莫知,松檐溜可听。
小舠勿遽还,出啸风波劲。

534 《七月八日潞河舟中别长安诸子》 明·盛鸣世

天汉龙初返,星桥鹊乍分。
隔河收片雨,宿浦有残云。
复作孤舟别,兼悲一叶闻。
相看此时恨,不独在离群。

535 《夏日寓感四首和陆子传作》 明·汤珍

人间长夏有余情,天上迢遥想帝京。
清暑敞临无逸殿,薰风徐引步虚声。
氤氲雾幄炉香细,缥缈霞绡佩玉轻。
宣敕侍臣新疏草,欲将精祷阜民生。
¤

536 《夏日寓感四首和陆子传作》 明·汤珍

巍巍弘治圣功垂,大渐犹传顾命词。
四海臣民俱涕泪,一王家法有纲维。
明禋祀合三宗典,观德亲当七世期。
统系本明登享正,叔孙何事敢相疑。
¤

537 《夏日寓感四首和陆子传作》 明·汤珍

五凤钟声出御楼,宫鸦初散曙星流。
衮衣南面朝圭璧,华盖中间正冕旒。
出纳每惟王命允,安危偏倚庙廊忧。
受釐一自居宣室,恭默无为仰帝休。
¤

538 《秋日过子问郊居二首》 明·王伯稠

叶舠百转入幽溪,灌木苍藤夹岸迷。
一缕炊烟小犬吠,柴门忽出竹丛西。

539 《春日留别诸子》 明·王懋明

胜会嗟无几,同心苦易离。
花前不酩酊,别后徒凄其。
山鸟调新语,风杨舞弱枝。
徘徊春渚上,落景怆分歧。

540 《秋日送曾公子实卿之延安书扇头》 明·杨文卿

车马翩翩送汝行,离愁遽逐海云生。
三杯篱落菊花节,一路蛩螀豆叶声。
荒草浊河连古戍,悲笳明月动山城。
鲤庭趋后劳相报,婚嫁如今累尚平。

* 关于子日的诗词 描写子日的诗词 带有子日的诗词 包含子日的古诗词(69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