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寄言的诗词[标题] - 古诗句网

1 《金缕曲(次韵拙逸刘直孺见寄言志)》 宋·张榘

_社新相识。
恍瞻君、丰神气貌,飘然仙白。
笔底三江鲸浪注,胸次一瓯冰雪。
怎不做、龙门上客。

写景

2 《子平寄惠希夷陈先生服唐福山药方因戏作杂言》 宋·文同

蜀江之东山色尽如赭,有道人云此是丹砂伏其下。
烟云光润若洗濯,涧谷玲珑如刻画。
我闻神仙草药不在丹上生,是中当有灵苗异卉之根茎。
果然人言所出山芋为第一,西南诸郡有者皆虚名。

3 《右寄此诗后忽得简云儿曹亦寄五言用韵毕同殆》 宋·姜特立

天性固自同,学问亦有源。
胡为两章句,韵韵皆蝉联。
有如五音作,琴瑟随宫悬。
排比不乱行,又似贯珠然。

4 《谪居粮绝请学于农将田南山咏言寄怀》 明·王守仁

谪居履在陈,从者有温见。
山荒聊可田,钱镈还易办。
夷俗多火耕,仿习亦颇便。
及兹春未深,数亩犹足佃。
岂徒实口腹,且以理荒宴。
遗穗及乌雀,贫寡发余羡。
出耒在明晨,山寒易霜霰。

学习农事抒情

5 《谢从义参军自京还言危中书见问且讶无书因寄》 元·陈基

参军过我夷白庵,为言廊庙高岩岩。
故人谁为国柱石,临川先生危大参。
猥蒙问及且见讶,十载尺书无一缄。
忆昔相从客燕赵,削去崖岸无猜嫌。

6 《世用索五十诗感时念别言咏斯章并寄直卿伯桢》 明·冯琦

元化一何速,汝年遂半百。
余最小弱弟,头颅亦已白。
身世忽欲老,日月弥堪惜。
往时阶下树,历落数十尺。

7 《寄右史李定言(许浑集寄李定言律诗第二三联即此四句)》 唐·姚合

才归龙尾含鸡舌,更立螭头运兔毫。
阊阖欲开金漏尽,冕旒初坐御香高。

8 《夫以因于闲暇採集巴句幸寄孔目五言二十韵伏》 宋·释道猷

多幸遭逢处,知交信有恩。
偏承相见重,频沐厚光荣。
眷恋常推许,人情每普平。

9 《暮春月内署书阁前海棠花盛开率尔七言八韵寄》 宋·张洎

去岁海棠花发日,曾将诗句咏芳妍。
今来花发春依旧,君已雄飞玉案前。
骤隔清尘枢要地,独攀红蘂艳阳天。
疏枝高映银台月,嫩叶低含绮阁烟。

10 《晁子西寄诗谢酒,自言其家数有逝者,词意悲》 宋·范成大

我读晁子诗,十语九慨伤。
长川日夜逝,鬓发空苍浪。
君家出世学,无生亦无亡。
乡谓法幢立,何乃槁木僵

11 《和刘仆射感旧言怀寄苏左丞左丞昔守南京仆射》 宋·秦观

三禁提衡系扰龙,拜无烧尾有家风。
班行旧号青云士,宾主今为黄合公。
炯炯坐屏云母隔,珊珊行佩水苍同。
自惊初到蓬莱上,便见骊珠出海宫。

12 《石昌言学士宰中牟日为诗见寄久未之答今冬罢》 宋·司马光

昔年三月浪,鳞翼化云雷。
竹箭流俱上,芙蓉幕对开。
瀵泉扬沸渭,泰华耸崔嵬。
捧檄容归省,飞觞复屡陪。

13 《集贤李建中工部尝以七言长韵见寄感存怀没因》 宋·林逋

清绝门墙冷似冰,野人怀刺昔曾登。
新题对雨分萧寺,旧梦经秋说杜陵。
贫典郡符资月给,老持台宪减霜稜。
开元文字钟王笔,惆怅临风一烬灯。

14 《送月蓬道人南游寄呈阳岩侍读直院侍郎六言三》 宋·刘克庄

昔燕见沉香亭,今送老破茅屋。
醉翁之耳虽白,坡仙之鬓已秃。

15 《送月蓬道人南游寄呈阳岩侍读直院侍郎六言三》 宋·刘克庄

首从淇奥君子,数到越王潞公。
世仅有一两个,君毋□八十翁。

16 《送月蓬道人南游寄呈阳岩侍读直院侍郎六言三》 宋·刘克庄

□□士之渊薮,阳岩学者山斗。
三麻九制□□,要渠一马来否。

17 《省中春晚忽忆江南旧居戏书所怀因寄两浙亲故杂言》 唐·权德舆

前年冠獬豸,戎府随宾介。
去年簪进贤,赞导法宫前。
今兹戴武弁,谬列金门彦。
问我何所能,头冠忽三变。

18 《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澧州…赠二君子》 唐·柳宗元

弱岁游玄圃,先容幸弃瑕。
名劳长者记,文许后生夸。
鷃翼尝披隼,蓬心类倚麻。
继酬天禄署,俱尉甸侯家。

咏史宫廷

19 《途中言事寄居远上人》 唐·方干

举目时时似故园,乡心自动向谁言。
白云晓湿寒山寺,红叶夜飞明月村。
震泽风帆归橘岸,钱塘水府抵城根。
羡师了达无牵束,竹径生苔掩竹门。

20 《长安言怀寄沈彬侍郎》 唐·卿云

故园梨岭下,归路接天涯。
生作长安草,胜为边地花。
雁南飞不到,书北寄来赊。
堪羡神仙客,青云早致家。

* 关于寄言的诗词 描写寄言的诗词 带有寄言的诗词 包含寄言的古诗词(15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