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月三日的诗词[宋代](654首)

441 《五月十三日大水》 宋·梅尧臣

谁知山中水,忽向舍外流。
谁知门前路,已通溪中舟。
穷蛇上竹枝,聚蚓登阶陬。
我家地势高,四顾如湖滮。

442 《次韵景彝三月十六日范景仁家同饮还省宿》 宋·梅尧臣

种桃依竹似迁家,邀对春风共泛霞。
席上未观双舞凤,城头已觉聚啼鸦。
匆匆跨马人归省,幂幂生烟树敛花。
稚子候门知我醉,东方明月照扉斜。

443 《十一月十三日病後始入仓》 宋·梅尧臣

曾非雀与鼠,何彼大食为。
狐裘破不温,黄狗补其皮。
霜花逐落月,缀在枯槁枝。
予年过五十,瘦寝冰生肌。

444 《三月二十五日喜雨》 宋·梅尧臣

初为委吏承命书,是夜旱雨深一尺。
乃知穷困同草莱,隔岁焦枝有时涤。
向闻乖龙池底藏,驱逐肯行须霹雳。
今无雷电已滂然,好在三公莫忧责。

445 《三月十一日大阅偶作三绝句》 宋·晁说之

儒服未曾看乐战,铁衣且自戏清时。
春风莫道晚无力,解直天王百尺旗。

446 《三月十一日大阅偶作三绝句》 宋·晁说之

县官未肯斩西戎,谁信鄜州第一功。
马似云颓青壁上,人如猿放晓林中。

447 《十月十三日自郡归山中寄周秀实昆仲》 宋·晁说之

阴云识阳月,怪树知穷谷。
路转山迎人,峥嵘失南北。
回首人间士,总总今何役。
嗟子此行李,志尚亦云独。
世事兼漳灠,温凉俱所欲。
耿介自小人,大匠死绳墨。
伯仁莫妄评,阿奴不碌碌。

448 《三月二十一日泛舟十绝》 宋·刘克庄

向来平勃颇相知,使粤归来岁月移。
只以一篙为导从,亦无剑马可相随。

449 《三月二十五日饮方校书园十绝》 宋·刘克庄

百年如电复如风,昨日孩提今日翁。
乍可生前称醉汉,也胜死后谥愚公。

450 《和竹溪三诗·戊辰二月六日》 宋·刘克庄

礮车云怒激狂澜,只作禅家露电观。
抽得元身闲处着,免他冷眼静中看。
买山深悔于城近,逃席何须待酒阑。
昔美少年今皓白,懒从日者问支干。

451 《和子山陪使君游西湖三绝正月晦日》 宋·文同

游骑翩翩从使君,娱宾亭上宴西曛。
座中不用频辞酒,明日青春已一分。

452 《和子山陪使君游西湖三绝正月晦日》 宋·文同

柳色绕堤金粉明,湖光浮岸玉烟轻。
风柔日薄恰新霁,正好访春来此行。

453 《戊子六月十三日曝书得史院赐笔感怀》 宋·晁补之

君王孝悌纂修意,丞相忠良典领宜。
却恨身为周柱史,不令人识汉官仪。
当年请郡新进笑,今日曝书陈迹迷。
犹有院中宣赐笔,不妨林下醉题诗。

454 《岁寒而春迟闰正月犹有雪三日乃消今日方晴快》 宋·毛滂

东风果来否,雪意不肯消。
初疑寒作威,势猛意反韶。
玲珑开琼花,瑶草亦有苗。
细观如可人,玉立耿高标。

455 《丙戌十月二十三日大雪》 宋·苏辙

秋成粟满仓,冬藏雪盈尺。
天意愍无辜,岁事了不逆。
谁言丰年中,遭此大泉厄。
肉好虽甚精,十百非其实。

456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辛亥三月十八日游御河二首》 宋·强至

此日河生旧俗传,相公同众乐沙堧。
迎舟戏羽来低岸,罥席游丝落半天。
佳句独高珠履上,贵名都忘玉樽前。
明年盛会知难再,行看还朝百辟先。

457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壬子三月十八日游御河二首》 宋·强至

彩舟徐动信春风,丞相行春乐意融。
花底马蹄追暮鸟,柳梢旗尾挂晴虹。
驱驰造化三篇里,摆落尊荣一笑中。
何况佳辰偏宴客,酒樽东阁不曾空。

458 《三月二十二日榴花盛开戏作绝句》 宋·陈师道

五月榴花忽见春,白头喜遇一番新。
可能略不解春意,只有寻枝摘叶人。

459 《二月晦日劝耕石城三首》 宋·吴芾

经年萦吏役,今日作春游。
梅雪随风去,桃花逐水流。
已惊时节晚,还叹物华休。
扰扰终何补,归与老一丘。

460 《五月二十七日夜大雨前三日热甚》 宋·虞俦

雷车谁唤阿时推,酿雨云头簇不开。
猛热急欣江汉立,先声偏上竹梧来。
高唐赋就何曾梦,杜曲诗成不费催。
颇欲灯前同夜酌,却愁牢落馈无台。

* 关于三月三日的诗词 描写三月三日的诗词 带有三月三日的诗词 包含三月三日的古诗词[宋代](65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