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住的诗词(324首)

41 《鹧鸪天·家苍烟落照间》 宋·陆游

苍烟落照间。
丝毫尘事不相关。
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
不妨随处一开颜。
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42 《清平乐·留春不》 宋·王安石

留春不
费尽莺儿语。
满地残红宫锦污。
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
晓来思绕天涯。
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43 《鹧鸪天·自悔闲人合山》 元·姬翼

自悔闲人合山,人间驱使不能闲。
交朋力拥推离位,鼓板声催弄上竿。
无伎俩,转身难。
大家取笑有何安。
好心用处翻成恶,暖气呵人变作

44 《蝶恋花·塞迥洲荒何处》 现代·沈祖棻

塞迥洲荒何处?南雁相逢,解这飘雩苦。
目断平芜来日路,碧云四合山无数。
欲仗江鱼传尺素。
愁水愁风,还恐无凭据。
已向天涯伤日暮,黄昏更送潇潇雨。

45 《菩萨蛮·渔翁家寒潭上》 宋·汪莘

渔翁家寒潭上。
晓霜晚日时相向。
三尺白鱼长。
一双摇玉光。
前朝来献状。
果慰携壶望。
水月正商量。
小桥梅欲香。

46 《临江仙·南洋海岛观音》 元·山主

南洋海岛观音,清凉迥出尘寰。
迢迢幽邈隔关山。
潺潺急溜,无路见慈颜。
月照漫漫生瑞彩,风吹浩浩波旋。
洪流千里远人间。
浪漂云际,

47 《留隐庵老碧芦轩》 宋·何耕

庵中之人不见形,两脚不以隐名。
此行有似风过海,摸索不著闻其声。
浣花江头万僧市,抵掌笑谈儿辈惊。
一轩碧芦佛手种,霜叶戚戚如诗鸣。
此间谓是留凤处,但恐还作冥鸿征。
卷衣我亦逐师去,分取半庵栖月明。

48 《答惠洪问山》 宋·释怀志

山中,独掩柴门无别趣,三个柴头品字煨,不用援毫文彩露。

49 东岩》 宋·释居静

月生一,东岩乍增愁寂。
红尘世路有多端,米面仓储无颗粒。
崖为伴,泉为匹,飒飒清风来入室。
山王地暗中忙,云版钟鱼偷泪滴。
世人莫道空守岩,亦有东篱打西壁。

50 《辞持偈》 宋·释如庵主

三十年来此山,郡符何事到林间。
休将琐琐尘寰事,换我一生闲又闲。

51 《送常老疏山》 宋·游九功

疏山祗树园,卧看云雾起江村。
百年鼎鼎春风转,一钵垂垂老眼昏。
古殿扑空参铁凤,夜潭翻月落金盘。
何时击缆西风下,松柏阴阴独扣门。

52 《答无和太初韵见寄》 元·宋元

宝地人来少,柽阴自晚晴。
片云依石润,孤磬出花清。
竹笕分泉细,檀烟上氎轻。
勒铭留水寺,应供宿江城。

53 《移中州(二首)》 明·道敷

漫须论后,只拟到来初。
树冻花从里,烟寒柳任疏。
饭因饥乌施,偈为老农书。
尽慕居穷谷,深村可不如。

54 《余将赴文登,过广陵,而择老移石塔,相送》 宋·苏轼

竹西失却上方老,石塔还逢惠照师。
我亦化身东海去,姓名莫遣世人知。

55 《临江仙·祗恐牡丹留不》 宋·辛弃疾

祗恐牡丹留不,与春约束分明。
未开微雨半开晴。
要花开定准,又更与花盟。
魏紫朝来将进酒,玉盘盂样先呈。
鞓红似向舞腰横。
风流人不见,锦绣夜间行。

56 《所堂》 宋·黄庭坚

此山花光佛所,今日花光还放光。
天女来修散花供,道人自有本来香。

57 《蝶恋花·碧玉高楼临水》 宋·晏几道

碧玉高楼临水,红杏开时,花底曾相遇。
—曲阳春春已暮,晓莺声断朝云去。

远水来从楼下路,过尽流波,未得鱼中素。
月细风尖垂柳渡,梦魂长在分襟处。

58 《减字木兰花·留春不》 宋·晏几道

留春不,恰似年光无味处。
满眼飞英,弹指东风太浅情。

筝弦未稳,学得新声难破恨。
转枕花前,且占香红一夜眠。

59 《渔家傲·轻拍红牙留客》 宋·无名氏

轻拍红牙留客
韩家石鼎联新句。
珍重龙团并凤髓。
君王与。
春风吹破黄金缕。
往事不须凭陆羽。
且看盏面浓如乳。
若是蓬莱鳌稳负。
知何处。
玉川一枕清风去。

60 《达观禅师昙颖隐静兰若或言自此猕猴散走不》 宋·梅尧臣

隐静山中寺,猕猴往往过。
导师归以去,卢橘熟还多。
禅地宁求稀,居人切莫讹。
未尝嫌此物,任挂古松柯。

* 关于住的诗词 描写住的诗词 带有住的诗词 包含住的古诗词(32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