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住的诗词(324首)

61 《送证上人持道场》 明·高启

緌公昔年宝坊,龙象蹴踏腾毫芒。
袈裟曾侍玉座旁,万众闤听讲仁王。
弟子如云来四方,朝钟暮鼓鸣高堂。
西归葱岭今几霜,钵传昙师道弥昌。

62 《泉牧帖请囊山福上人持承天既至有沮之者兴》 宋·刘克庄

揖退新龙象,归寻旧鹤猿。
空令行百里,不遣骂三门。
易致实封者,难招不动尊。
辟支放光处,尚有石龛存。

63 《空公长老一出即雪峰书来以建茗为寄长句奉》 宋·曾几

此公出世使人惊,道眼看来却未曾。
政尔雪峰千百众,澹然云水一孤僧。
不妨诗笔作佛事,已用茗瓯传祖灯。
我老尚堪行脚在,因风为寄古崖藤。

64 《奉送真歇禅师往阿育山兼简黄檗云峰诸老》 宋·张元干

时流罕识真,特立取众忌。
不有明眼人,谁止万口沸。
古今冠盖场,毁誉固一致。
胡为空门中,生灭亦滋炽。

65 《筠溪居士跳出随顺境界把放行自在神通纵横》 宋·张元干

珍重筠溪旧主人,我知明水是前身。
如何一念初无过,便有多生未了因。
止酒裙襦成厌杂,逃禅槌拂要比邻。
云居嫡子重拈出,流布诸方此话新。

66 《桂阳本觉院以屯将后持舜长老於前山松竹深》 宋·郑刚中

咫尺楼台是上方,问师何事此中藏。
解颐谓我随缘好,不欠中庭一炷香。

67 《岳公来涌泉愿为出化者十八人原上座因行袖》 宋·李弥逊

屐声何土遣瞿昙,示病溪翁为扫庵。
檐葡香中一盂饭,不妨归去饱同参。

68 《和陶读山海经十三首韵送机简堂自景星岩再》 宋·吴芾

我自归林下,亦复与世疏。
赖有善知识,时能过吾庐。
伴我说道话,我爱读佛书。
师为岩上去,我亦为膏车。

69 《和陶读山海经十三首韵送机简堂自景星岩再》 宋·吴芾

我生山窟里,终朝面孱颜。
独此岩未到,抱恨知几年。
兹游信奇绝,一览小众山。
更得师为主,二妙为易言。

70 《和陶读山海经十三首韵送机简堂自景星岩再》 宋·吴芾

幽栖非不胜,触目是林丘。
若比兹岩秀,培塿固难俦。
云山千里见,石泉四时流。
登临有如此,何必更他游。

71 《和陶读山海经十三首韵送机简堂自景星岩再》 宋·吴芾

师心如死灰,形亦如槁木。
胡为衲子归,以响答空谷。
顾我尘垢身,拟向禅河浴。
更愿张佛灯,为我代明烛。

72 《和陶读山海经十三首韵送机简堂自景星岩再》 宋·吴芾

扶疏岩下树,入夏总成阴。
几年荆棘地,一旦为丛林。
我方与衲子,共听海潮音。
人生多聚散,离别忽惊心。

73 《和陶读山海经十三首韵送机简堂自景星岩再》 宋·吴芾

我与师来往,岁月虽未长。
相看成二老,风流亦异常。
既宴坐岩上,我方为聚粮。
傥师能早归,此乐犹示央。

74 《和陶读山海经十三首韵送机简堂自景星岩再》 宋·吴芾

纷纷学禅者,腰包竞奔走。
才能脱葛藤,痴意便自负。
求其道德尊,如师盖希有。
愿傅上乘人,永光临济后。

75 《和陶读山海经十三首韵送机简堂自景星岩再》 宋·吴芾

吾邑多缁徒,浩浩若云海。
大机久已亡,赖有小机在。
乃更与一岑,纯全两无悔。
堂堂二老禅,海内共期待。

76 《和陶读山海经十三首韵送机简堂自景星岩再》 宋·吴芾

僧中有高僧,士亦有高士。
我虽不为高,心粗能知止。
师是个中人,特患不为尔。
何幸我与师,俱是隣家子。

77 《和陶读山海经十三首韵送机简堂自景星岩再》 宋·吴芾

师本穷和尚,我亦穷秀才。
忍穷俱已彻,老肯不归来。
今师虽暂别,泉石莫相猜。
应缘聊复耳,师岂有公哉。

78 《送一老庐山归宗》 宋·楼钥

久向东山捲藏经,鬼神推出举军惊。
从来要去庐山,好就山中过此生。

79 《送清道者投子山》 宋·楼钥

一钵一衲,一丘一壑。
非去非,无相无作。
一脚踏著投子机,不被傍人轻摸索。

80 《送雪窦璧老雪峰》 宋·楼钥

雪窦移将雪峰,两山雪色本皆同。
莫言此去人千里,明月往来含太空。

* 关于住的诗词 描写住的诗词 带有住的诗词 包含住的古诗词(32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