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俗尘的诗词[宋代](930首)

181 《游大涤》 宋·丁先民

我俗避尘嚣,乘风入洞霄。
循溪山作路,驾水石为桥。
台殿黄金锁,神仙碧玉箫。
拂衣天柱顶,清思欲飘飘。

182 《元符二年二月七日按部过邛州火井县三友堂小》 宋·顿起

七盘一何高,苍翠净寥廊。
夜雨濯杉桧,春风散芝药。
细云散岩色,细迳度危筰。
邑改井已泥,空余汉城郭。

183 《挽故知容州朝请舅》 宋·樊梦辰

人物晨星似,谁欤硬脊梁。
高风思靖节,流派到平塘。
勇向急流退,归来三径荒。
未为先懒句,寄傲益增光。

184 《寄范季随》 宋·范季随父

万里投殊俗,余生老一丘。
常怜子之秀,能慰此生愁。
只欲连墙住,胡为下邑留。
黄尘诗思尽,乞与四山秋。

185 《寄题董宰读书轩》 宋·方大琮

坐衙弹琴和且平,退衙读书锵有声。
琴声书声两相和,和气散作花满城。
示知言游不可作,雅俗二者难兼行。
曩余不敏坐此处,轩窗尘土安有名。

186 《次魏明已表弟韵送刘长翁赴福建仓》 宋·高斯得

玉皇拔西珍,金节抚南服。
雄棱摺荒陬,祥飚扇寒谷。
长孺振河内,相如论巴蜀。
唯昔垂鸿名,于今蹑遐躅。

187 《哀吕东莱》 宋·巩丰

呜呼吕夫子,天姿素颙昂。
文献绍家学,刻意稽虞唐。
看书如月,洞照所未详。
云雾养豹质,彝尊瑑龙章。

188 《九日登浮屠》 宋·顾禧

浮屠百尺绝花尘,一望霜林暮色匀。
啸傲自然能远俗,步趋何必不随人。
参军帽落嘲谁解,□□□残草作茵。
却羡东篱陶处士,菊花犹插碧纱巾。

189 《云溪杂咏》 宋·郭印

林园无俗物,满目是琅玕。
非雾昼常晦,不见夏亦寒。
流尘终日背,归鸟一枝安。
但看青青节,肯随黄叶残。

190 《宝积寺》 宋·过守约

层楹宝势压禅扃,俗眼尘昏到易醒。
千幰树排车盖翠,万螺山矗佛头青。
夜将溪月澄心镜,春把岩花作画屏。
我欲期师不须出,世途今险甚东溟。

191 《春日》 宋·何耕

门前无俗物,城上亦奇观。
花浪东流稳,云山西望寒。
身凌尘外远,目极意中宽。
最爱风标客,晴沙理青纨。

192 《送乐安教谕周亦山》 宋·何希之

独佩传家印,芹宫一线春。
居然风月意,笑却簿书尘。
溪水吾同味,檐花道固贫。
迂寒从献笑,肯与俗为邻。

193 《灵鉴院》 宋·洪延

晓日开晴壑,山行信马蹄。
石泉鸣夜玉,林笋迸春迟。
松月禅心静,尘埃俗眼迷。
悬崖高万丈,倚作上天梯。

194 《韩木》 宋·黄补

先生来潮南,先生一时屋。
潮南得先生,潮南千载足。
呜呼潮南俗亦淳,先生遗树今犹存。
春山二月春鸟响,游人树底罗酒尊。

195 《挽李尚书母太淑人》 宋·黄榦

少壮闻忠教,生平阅险夷。
篆烟长寂寞,驺从任驱驰。
尘俗浑无染,湖山每自怡。
儒冠惭佛学,列妇胜男儿。

196 《题歙州问政山聂道士所居》 宋·黄台

千寻练带新安水,万仞花屏问政山。
自少云霞居物外,不多尘土到人间。
壶悬仙吞岛罢,碗浸星宫沈水闲。
宝籙箧垂金缕带,绛囊绦锁玉连环。

197 《咏华林书院》 宋·黄夷简

桐轩潇洒远尘机,伯始英风世不衰。
千亩自封轻渭叟,五经同拜重宣尼。
衣无常主门多义,仓有余粮俗共熙。
仁智眼前从所乐,利名身外更何思。

198 《初行山》 宋·晃咏之

霭霭初蒸云,落落欲坠石。
山深多晚花,照水自红碧。
渔艇入烟小,松竹凌烟直。
西风漾碧波,扁舟恣崎侧。

199 《太仓隆福寺创观音院以诗百韵寄妙观大师且呈》 宋·郏亶

珍重妙观师,书来再三读。
不蒙促归计,乃忧旷笺牍。
疑师未相知,待我尚尘俗。
窃闻构新殿,东畔建廊屋。

200 《寄题张秀才此君亭》 宋·金君卿

群山四向盘青云,山足一径萦云根。
拂云截径敞轩槛,槛外百卉铺重茵。
矜春哆哆弄颜色,散漫红紫何纷纷。
主人养高不累俗,欲以清节遗子孙。

* 关于俗尘的诗词 描写俗尘的诗词 带有俗尘的诗词 包含俗尘的古诗词[宋代](93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