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傍夕的诗词(284首)

1 《浐水席上献座主侍郎》 唐·吴融

暖泉宫里告虔回,略避红尘小宴开。
落絮已随流水去,啼莺还傍夕阳来。
草能缘岸侵罗荐,花不容枝蘸玉杯。
莫讶诸生中独醉,感恩伤别正难裁。

2 《山寺作》 明·陈公纶

近郭丛林邃,山环径转微。
溪光分石发,厓色乱苔衣。
树密云能度,风闲鸟便飞。
短藜看未足,时傍夕阳归。

3 《赋得江天暮雪送友人之官》 明·陈继

漠漠江天黯黯云,晚风吹雪正纷纷。
笼寒已禁猿争语,傍夕空教雁失群。
影带楚兰看不见,声连湘竹听还闻。
太平未必堪成瑞,一向谁怜好似君。

4 《贻石公》 明·吴孺子

石公菩萨性,怜我在羁旅。
前者冲雨来,援止此避暑。
只尺僦西邻,两家闻细语。
日渐枕席清,闭门自楚楚。
岂敢称高卧,无才当独处。
傍夕阴移,瘦骨临江渚。
或就庐山隐,孰能弃尔汝。

5 《登城有怀》 明·朱有燉

一上高城思渺冥,情怀如梦复如醒。
长河浊浪从来急,嵩岳高峰分外青。
樵径远萦芳草岸,渔舟闲傍夕阳汀。
登临感慨斜阳外,望尽长亭复短亭。

6 《新月》 宋·宋庠

傍夕楼明,娟娟底有情。
眉织鬬蛾出,鉤曲误鱼惊。
欲暗犹衔岫,将斜更上楹。
刀头君自晚,莫枉桂初生。

7 《夕游覆釜山道士观因登玄元庙》 唐·钱起

冥搜过物表,洞府次溪傍。
已入瀛洲远,谁言仙路长。
孤烟出深竹,道侣正焚香。
鸣磬爱山静,步虚宜夜凉。

8 《和膳部李郎中秋夕》 唐·姚合

淅淅复修修,凉风似水流。
此生难免老,举世大同愁。
萤影明苔藓,鸿声傍斗牛。
犹分省署直,何日是归休。

9 《秋夕文宴(得成字)》 唐·陆龟蒙

笔阵初临夜正清,击铜遥认小金钲。
飞觥壮若游燕市,觅句难于下赵城。
隔岭故人因会忆,傍檐栖鸟带吟惊。
梁王座上多词客,五韵甘心第七成。

10 《和袭美春夕酒醒》 唐·陆龟蒙

几年无事傍江湖,醉倒黄公旧酒垆。
觉后不知明月上,满身花影倩人扶。

11 《和袭美春夕酒醒》 唐·陆龟蒙

几年无事傍江湖,醉倒黄公旧酒垆。
觉后不知明月上,满身花影倩人扶。

12 《长安春夕旅怀》 唐·罗邺

几年栖旅寄西秦,不识花枝醉过春。
短艇闲思五湖浪,羸蹄愁傍九衢尘。
关河风雨迷归梦,钟鼓朝昏老此身。
忽向太平时节过,一竿持去老遗民。

13 《秋夕》 唐·崔道融

自怜三十未西游,傍水寻山过却秋。
一夜雨声多少事,不思量尽到心头。

14 《秋夕言怀寄所知》 唐·齐己

休问蒙庄材不材,孤灯影共傍寒灰。
忘筌话道心甘死,候体论诗口懒开。
窗外风涛连建业,梦中云水忆天台。
相疏却是相知分,谁讶经年一度来。

15 《南柯子(七夕)》 宋·陈三聘

月傍云头吐,风将雨脚吹。
夜深乌鹊向南飞。
应是星娥颦恨、入双眉。
旧怨垂千古,新欢只片时。
一年屈指数佳期。
到得佳期别了、又相思。

16 《鹧鸪天(七夕)》 宋·赵师侠

一叶惊秋风露清。
砌蛩初听傍窗声。
人逢役鹊飞乌夜,桥渡牵牛织女星。
银汉淡,暮云轻。
新蟾斜挂一钩明。
人间天上佳期处,凉意还从过雨生。

17 《木兰花慢(七夕)》 宋·张鎡

喜秋回霁宇,倩凉露、洗炎飙。
被鹊误仙盟,轻年恨阻,银汉迢迢。
牛闲更停弄杼,趁佳期、华幄傍星桥。
授玉鸾骞雾霭,赠绡龙戏花娇。

18 《洞庭春色(元夕)》 宋·吴泳

金柝声中,铁衣影里,仍旧上元。
况银花亸鬓,看承春色,蜡珠照坐,暖热丰年。
宝月分明无缺玷,须洗尽黄云别看天。
无限意,且平开莲浦,小作桃源。

19 《宝鼎见(云岩师书灯夕命赋)》 宋·陈允平

六鳌初驾,缥缈蓬阆,移来洲岛。
还又是、梅飘冰泮,一夜青阳回海表。
渐媚景、傍元宵时候,花底余寒料峭。
更喜报、三边晏静,人乐清平宇宙。

20 《元夕二首》 明·王守仁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
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
堂上花灯诸第集,重闱应念一身遥。

元宵节怀念亲人组诗

* 关于傍夕的诗词 描写傍夕的诗词 带有傍夕的诗词 包含傍夕的古诗词(28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