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制策的诗词(149首)

1 《送程德林赴真州》 宋·苏轼

君为县令元丰中,吏贪功利以病农。
君欲言之路无従,移书谏臣以自通,(谏臣,蹇受之也。
)元丰天子为改容。
我时匹马江西东,问之逆旅言颇同。

2 《王中父哀词(并叙)》 宋·苏轼

仁宗朝以制策登科者十五人,轼忝冒时,尚有富彦国、张安道、钱子飞、吴长文、夏公酉、陈令举、钱醇老、王中父并轼与家弟辙,九人存焉。
其后十有五年,哭中父于密州,作诗吊之,则子飞、长文、令举殁矣。
又八年,轼自黄州量移汝海,与中父之子沇之相遇于京口,相持而泣,则十五人者独三人存耳,盖安道及轼与家弟而已,呜呼悲夫。
乃复次前韵,以遗沇之,时沇之亦以罪谪,家于钱塘云。

3 《感旧诗(并引)》 宋·苏轼

嘉祐中,予与子由同举制策,寓居怀远驿,时年二十六,而子由二十三耳。
一日,秋风起,雨作,中夜翛然,始有感慨离合之意。
自尔宦游四方,不相见者十常七八。
每夏秋之交,风雨作,木落草衰,辄凄然有此感,盖三十年矣。

4 《挽林武博二首》 宋·刘克庄

郭令科名翁冠绝,董生制策子蝉联。
向来景行珠林老,末后冰衔玉局仙。
食肉恨公非燕颔,冲霄从古要鸢肩。
可怜閒袖功名手,仅驾朱轮楚泽边。

5 《去年冬辙以起居郎入侍迩英讲不逾时迁中书舍》 宋·苏辙

迩英肃肃晓霜清,玉宇时闻槁叶零。
风过都城吹广内,万人笑语落中庭。
铜鉼洒遍不胜寒,雨点匀圆冻未干。
回首曈昽朝日上,槐龙对舞覆衣冠。

6 《送马共之任内江县尉兼主簿》 宋·魏野

驴上吟诗贾岛同,同江归去指江东。
封疆半在猿声里,道路多穿竹箐中。
想得两衙长锁印,应过三载不张弓。
重登制策高科在,笔砚公馀莫废功。

7 《白鹇》 宋·魏野

万里南禽未说珍,且论得处到来因。
尚书远托谁相寄,制策登科第一人。

8 《送庄贤良赴召试》 宋·项安世

丙午陂当复,王春瑞习占。
龙楼上宝册,鹤诏下穷檐。
地脉通闽蜀,人才出老严。
定羞新学曲,只守旧心潜。

9 《次善卿杂诗五首》 宋·陆文圭

东坡议举子,有类候虫鸣。
退之讥诗人,谓作苍蝇声。
制策直而核,聊句新且清。
自作复自讥,持论终未平。
无人解此意,起我怀古情。

10 《钱起居挽辞二首》 宋·苏颂

制策词科世得贤,谏垣书殿继为联。
皂囊封奏名宏议,丹扆书箴著旧篇。
朝许臧孙为有后,人嗟贾傅不遐年,一门盛美时难及,家学于今令子传。

11 《奉和行经破薛举战地应制》 唐·许敬宗

混元分大象,长策挫修鲸。
于斯建宸极,由此创鸿名。
一戎乾宇泰,千祀德流清。
垂衣凝庶绩,端拱铸群生。

12 《奉和圣制幸晋阳宫》 唐·张九龄

隋季失天策,万方罹凶残。
皇祖称义旗,三灵皆获安。
圣期将申锡,王业成艰难。
盗移未改命,历在终履端。

13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唐·崔湜

怀戎前策备,降女旧因修。
箫鼓辞家怨,旌旃出塞愁。
尚孩中念切,方远御慈留。
顾乏谋臣用,仍劳圣主忧。

14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唐·李適

绛河从远聘,青海赴和亲。
月作临边晓,花为度陇春。
主歌悲顾鹤,帝策重安人。
独有琼箫去,悠悠思锦轮。

15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唐·李適

绛河从远聘,青海赴和亲。
月作临边晓,花为度陇春。
主歌悲顾鹤,帝策重安人。
独有琼箫去,悠悠思锦轮。

16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唐·徐彦伯

凤扆怜箫曲,鸾闺念掌珍。
羌庭遥筑馆,庙策重和亲。
星转银河夕,花移玉树春。
圣心凄送远,留跸望征尘。

17 《侍宴韦嗣立山庄应制》 唐·徐彦伯

鼎臣休浣隙,方外结遥心。
别业青霞境,孤潭碧树林。
每驰东墅策,遥弄北溪琴。
帝眷纾时豫,台园赏岁阴。

18 《奉和圣制过王濬墓应制》 唐·张说

牛斗三分国,龙骧一统年。
智高宁受制,风急肯回船。
有策擒吴嚭,无言让范宣。
援孤因势屈,功重为谗偏。
旧迹灰尘散,枯坟故老传。
百代逢明主,何辞死道边。

19 《奉和圣制送王晙巡边应制》 唐·张说

六月歌周雅,三边遣夏卿。
欲施攻战法,先作简稽行。
礼乐知谋帅,春秋识用兵。
一劳堪定国,万里即长城。

20 《将赴朔方军应制》 唐·张说

礼乐逢明主,韬钤用老臣。
恭凭神武策,远御鬼方人。
供帐荣恩饯,山川喜诏巡。
天文日月丽,朝赋管弦新。

* 关于制策的诗词 描写制策的诗词 带有制策的诗词 包含制策的古诗词(14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