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刺客的诗词(285首)

1 《张颢刺客》 元·杨维桢

刺客不杀朝服臣,唐刺客不杀寝苫人,淮南刺客不杀幕府宾。
嗟此二三子,磊磊天下士。
呜呼,枭颢首,轘纪胸,淮南刺客可无功?

2 《豫让论》 明·方孝孺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则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
生为名臣,死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简策,斯为美也。
苟遇知己,不能扶危为未乱之先,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钓名沽誉,眩世骇俗,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
盖尝因而论之:豫让臣事智伯,及赵襄子杀智伯,让为之报仇。

古文观止史论写人

3 《六国论》 宋·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古文观止高中文言文议论历史借古讽今

4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 唐·韩愈

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
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

5 《过内黄县》 唐·韦庄

相州吹角欲斜阳,匹马摇鞭宿内黄。
僻县不容投刺客,野陂时遇射雕郎。
云中粉堞新城垒,店后荒郊旧战场。
犹指去程千万里,秣陵烟树在何乡。

6 《读晁错传》 宋·许氏

匣剑未磨晁错血,已闻刺客杀袁丝。
到头昧却人心处,便是欺他天道时。
痛矣一言偷害正,戮之万段始为宜。
邓公坟墓知何处,空对斯文有泪垂。

7 《过荆轲冢四绝句》 宋·晁说之

刺客传中轲绝伦,後来尪怯寂无人。
秦人更甚燕人恨,不葬燕台留葬秦。

8 《杂咏一百首·博浪壮士》 宋·刘克庄

殿上俄流血,沙中竟脱身。
乃知燕刺客,有愧汉谋臣。

9 刺客》 宋·刘克庄

不了一毫事,空捐七尺躯。
陶惜其人没,雄才以盗书。

10 《舒刺客》 元·杨维桢

舒壮士,智如张子房,胆如赵子龙。
神州地入黄旗东,壮士手挽回天功。
探虎入虎穴,壮士沃焦心火热。
怒潮一卷石头城,匕尖已带乖龙血。

11 《感古十首》 宋·胡仲弓

共工触不周,荆卿悲易水。
所遭虽异时,等为血气使。
争帝力已穷,报怨反害已。
一为狂夫愚,一为刺客靡。
二者俱无成,三叹而已矣。

12 《数奇叹》 明·李东阳

匈奴七十战,战战不得当。
一当遂失道,愤激摧肝肠。
君恩念数奇,将令抑不扬。
白头耻下狱,饮泣横干将。
敢也报父仇,宁为刺客死路傍。
陇西世节气,此志亦可伤。
陵乎尔诚才,胡为辱死天一方?

13 《寄裴施州(裴冕坐李辅国贬施州刺史)》 唐·杜甫

廊庙之具裴施州,宿昔一逢无此流。
金钟大镛在东序,冰壶玉衡悬清秋。
自从相遇感多病,三岁为客宽边愁。

14 《杏为梁-刺居处僭也》 唐·白居易

右为梁,桂为柱,何人堂室李开府。
碧砌红轩色未干,去年身殁今移主。
高其墙,大其门,谁家第宅卢将军。

15 《戏醉客》 唐·白居易

莫言鲁国书生懦,莫把杭州刺史欺。
醉客请君开眼望,绿杨风下有红旗。

16 《送刘禹锡侍御出刺连州》 唐·殷尧藩

遐荒迢递五羊城,归兴浓消客里情。
家近似忘山路险,土甘殊觉瘴烟轻。
梅花清入罗浮梦,荔子红分广海程。
此去定知偿隐趣,石田春雨读书耕。

17 《客思》 唐·贾岛

促织声尖尖似针,更深刺著旅人心。
独言独语月明里,惊觉眠童与宿禽。

18 《隰州新驿赠刺史》 唐·韩偓

贤侯新换古长亭,先定心机指顾成。
高义尽招秦逐客,旷怀偏接鲁诸生。
萍蓬到此销离恨,燕雀飞来带喜声。
却笑昔贤交易极,一开东閤便垂名。

19 《刺世疾邪赋》 两汉·赵壹

伊五帝之不同礼,三王亦又不同乐。
数极自然变化,非是故相反。
德政不能救世溷乱,赏罚岂足惩时清浊?春秋时祸败之始,战国逾增其荼毒。
秦汉无以相踰越,乃更加其怨酷。

辞赋精选抒情

20 《荆轲刺秦王》 两汉·刘向 编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高中文言文历史故事

* 关于刺客的诗词 描写刺客的诗词 带有刺客的诗词 包含刺客的古诗词(28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