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台的诗词[唐代](630首)

61 《嵩山十志十首·倒景》 唐·卢鸿一

天门豁兮仙耸,杰屹崒兮零澒涌。
穷三休兮旷一观,忽若登昆仑兮中期汗漫仙。
耸天关兮倒景,鲨颢气兮轶嚣埃。
皎皎之子兮自独立,云可朋兮霞可吸,曾何荣辱之所及。

62 《西岳云歌送丹丘子》 唐·李白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

山水

63 《天晓望》 唐·李白

邻四明,华顶高百越。
门标赤城霞,楼栖沧岛月。
凭高登远览,直下见溟渤。
云垂大鹏翻,波动巨鳌没。

友情景点

64 《送天僧》 唐·贾岛

远梦归华顶,扁舟背岳阳。
寒蔬修净食,夜浪动禅床。
雁过孤峰晓,猿啼一树霜。
身心无别念,馀习在诗章。

送别写人

65 《春望》 唐·李隆基

暇景属三春,高聊四望。
目极千里际,山川一何壮。
太华见重岩,终南分叠嶂。
郊原纷绮错,参差多异状。

秋游抒情

66 《王屋山送道士司马承祯还天》 唐·李隆基

紫府求贤士,清溪祖逸人。
江湖与城阙,异迹且殊伦。
间有幽栖者,居然厌俗尘。
林泉先得性,芝桂欲调神。
地道逾稽岭,天接海滨。
音徽从此间,万古一芳春。

67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临高》 唐·褚亮

暂俯临,飞翼耸轻音。
浮光随日度,漾影逐波深。
迥瞰周平野,开怀畅远襟。
独此三休上,还伤千岁心。

68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临高》 唐·贯休

凉风吹远念,使我升高
宁知数片云,不是旧山来。
故人天一涯,久客殊未回。
雁来不得书,空寄声哀哀。

69 《横吹曲辞·雍歌》 唐·温庭筠

太子池南楼百尺,八窗新树疏帘隔。
黄金铺首画钩陈,羽葆亭童拂交戟。
盘纡阑楯临高,帐殿临流鸾扇开。
早雁声鸣细波起,映花卤簿龙飞回。

送别即景寓情思念

70 《相和歌辞·铜雀》 唐·王无竞

北登铜雀上,西望青松郭。
繐帐空苍苍,陵田纷漠漠。
平生事已变,歌吹宛犹昨。
长袖拂玉尘,遗情结罗幕。
妾怨在朝露,君恩岂中薄。
奏曲终,曲终泪横落。

71 《相和歌辞·铜雀》 唐·郑愔

日斜漳浦望,风起邺寒。
玉座平生晚,金尊妓吹阑。
舞馀依帐泣,歌罢向陵看。
萧索松风暮,愁烟入井阑。

友情赠别

72 《相和歌辞·铜雀》 唐·刘长卿

娇爱更何日,高空数层。
含啼映双袖,不忍看西陵。
漳河东流无复来,百花辇路为苍苔。
青楼月夜长寂寞,

73 《相和歌辞·铜雀》 唐·薛能

魏帝当时铜雀,黄花深映棘丛开。
人生富贵须回首,此地岂无歌舞来。

书信叙事

74 《相和歌辞·铜雀》 唐·梁氏琼

歌扇向陵开,齐行奠玉杯。
舞时飞燕列,梦里片云来。
月色空馀恨,松声暮更哀。
谁怜未死妾,掩袂下铜

75 《相和歌辞·雀怨》 唐·马戴

魏宫歌舞地,蝶戏鸟还鸣。
玉座人难到,铜雨滴平。
西陵树不见,漳浦草空生。
万恨尽埋此,徒悬千载名。

76 《杂曲歌辞·江南三四首》 唐·王建

扬州桥边小妇,长干市里商人。
三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
青草湖边草色,飞猿岭上猿声。
万里三湘客到,有风有雨人行。

77 《临高》 唐·褚亮

暂俯临,飞翼耸轻音。
浮光随日度,漾影逐波深。
回瞰周平野,开怀畅远襟。
独此三休上,还伤千岁心。

78 《赋得胥露》 唐·庾抱

既落构,荆棘稍侵扉。
栋拆连云影,梁摧照日晖。
翔鹍逐不及,巢燕反无归。
唯有团阶露,承晓共沾衣。

79 《相如琴》 唐·卢照邻

闻有雍容地,千年无四邻。
园院风烟古,池松槚春。
云疑作赋客,月似听琴人。
寂寂啼莺处,空伤游子神。

写景抒情

80 《登古阳云》 唐·张九龄

庭树日衰飒,风霜未云已。
驾言遣忧思,乘兴求相似。
楚国兹故都,兰有馀址。
传闻襄王世,仍立巫山祀。
方此全盛时,岂无婵娟子。
色荒神女至,魂荡宫观启。
蔓草今如积,朝云为谁起。

* 关于台的诗词 描写台的诗词 带有台的诗词 包含台的古诗词[唐代](63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