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台的诗词[唐代](630首)

81 《送杨道士往天》 唐·张九龄

鬼谷还成道,天去学仙。
行应松子化,留与世人传。
此地烟波远,何时羽驾旋。
当须一把袂,城郭共依然。

七夕节孤独

82 《铜雀(一作沈佺期诗)》 唐·宋之问

昔年分鼎地,今日望陵
一旦雄图尽,千秋遗令开。
绮罗君不见,歌舞妾空来。
恩共漳河水,东流无重回。

83 《登粤王》 唐·宋之问

江上粤王,登高望几回。
南溟天外合,北户日边开。
地湿烟尝起,山晴雨半来。
冬花采卢橘,夏果摘杨梅。
迹类虞翻枉,人非贾谊才。
归心不可见,白发重相催。

84 《使岭南闻崔马二御史并拜郎》 唐·苏味道

振鹭齐飞日,迁莺远听闻。
明光共待漏,清鉴各披云。
喜得廊庙举,嗟为阁分。
故林怀柏悦,新幄阻兰薰。
冠去神羊影,车迎瑞雉群。
远从南斗外,遥仰列星文。

85 《赠封御史入》 唐·苏味道

故事推三独,兹辰对两闱。
夕鸦共鸣舞,屈草接芳菲。
盛府持清橐,殊章动绣衣。
风连阁起,霜就简书飞。
凛凛当朝色,行行满路威。
惟当击隼去,复睹落雕归。

86 《铜雀》 唐·王无竞

北登铜雀上,西望青松郭。
繐帐空苍苍,陵田纷漠漠。
平生事已变,歌吹宛犹昨。
长袖拂玉尘,遗情结罗幕。
妾怨在朝露,君恩岂中薄。
奏曲终,曲终泪横落。

87 《奉和圣制春望应制》 唐·苏颋

壮丽天之府,神明王者宅。
大君乘飞龙,登彼复怀昔。
圆阙朱光焰,横山翠微积。
河汧流作表,县聚开成陌。

古诗三百首咏物

88 《九月九日望蜀》 唐·苏颋

蜀王望蜀旧前,九日分明见一川。
北料乡关方自此,南辞城郭复依然。
青松系马攒岩畔,黄菊留人籍道边。
自昔登临湮灭尽,独闻忠孝两能传。

89 《西行别东详正学士》 唐·骆宾王

意气坐相亲,关河别故人。
客似秦川上,歌疑易水滨。
塞荒行辨玉,远尚名轮。
泄井怀边将,寻源重汉臣。
上苑梅花早,御沟杨柳新。
只应持此曲,别作边城春。

90 《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轩辕》 唐·陈子昂

北登蓟丘望,求古轩辕
应龙已不见,牧马空黄埃。
尚想广成子,遗迹白云隈。

边塞叙事壮志难酬愤懑

91 《登九里是樊姬墓》 唐·张说

楚国所以霸,樊姬有力焉。
不怀沈尹禄,谁谙叔敖贤。
万化茫无在,孤坟独岿然。
北分阳陌,南识郢城阡。

92 《寄天司马道士》 唐·张说

世上求真客,天去不还。
传闻有仙要,梦寐在兹山。
朱阙青霞断,瑶堂紫月闲。
何时枉飞鹤,笙吹接人间。

93 《临高》 唐·沈佺期

临广陌,车马纷相续。
回首思旧乡,云山乱心曲。
远望河流缓,周看原野绿。
向夕林鸟还,忧来飞景促。

94 《铜雀(一作宋之问诗)》 唐·沈佺期

昔年分鼎地,今日望陵
一旦雄图尽,千秋遗令开。
绮罗君不见,歌舞妾空来。
恩共漳河水,东流无重回。

95 《临高》 唐·王易从

汉主事祁连,良人在高阙。
寂已暮,愁坐变容发。
泛艳春幌风,裴回秋户月。
可怜军书断,空使流芳歇。

96 《铜雀》 唐·刘庭琦

宫观委灰尘,魏主园林漳水滨。
即今西望犹堪思,况复当时歌舞人。

97 《铜雀》 唐·刘庭琦

宫观委灰尘,魏主园林漳水滨。
即今西望犹堪思,况复当时歌舞人。

98 《奉和御制春望》 唐·贺知章

青阳布王道,玄览陶真性。
欣若天下春,高逾域中圣。
神皋类观赏,帝里如悬镜。
缭绕八川浮,岧峣双阙映。

99 《阮公啸》 唐·包融

森荆杞,蒙笼无上路。
传是古人迹,阮公长啸处。
至今清风来,时时动林树。
逝者共已远,升攀想遗趣。
静然荒榛门,久之若有悟。
灵光未歇灭,千载知仰慕。

100 《寄天司马道士》 唐·沈如筠

河洲花艳爚,庭树光彩蒨.白云天山,可思不可见。

* 关于台的诗词 描写台的诗词 带有台的诗词 包含台的古诗词[唐代](63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