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回教的诗词(898首)

881 《偈倾一百六十九首》 宋·释智朋

雪山六载自欺瞒,耿耿明星碧汉间。
开眼更无回避处,普天匝地黑漫漫。
古今日月,古今星辰。
若教频下泪,沧海也须乾。

882 《思归引》 宋·释重顯

常忆在庐山,随时寄瓶锡。
五百与一千,聚头同遣日。
猿攀影未回,鹤望情还失。
教他王老师,癡钝无处觅。

883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宋·释祖钦

一心三凤,一句三玄。
曾无彼此,休分教禅。
回途复妙也,枯木岩前差路。
穷渊极流兮,海底红尘亘天。

884 《师亮禅者》 宋·释祖钦

忆昔西山亮座主,曾有虚空解讲语。
唤得回头是马师,规鉴丛林照千古。
上人学禅不学教,禅教初无二门户。
一拳打破太虚空,知音不在频频举。

885 《次韵杨立之见别》 宋·苏颂

梁苑昔倾盖,膺门尝赠鞭。
几回留客舍,四纪度星躔。
染翰频穿砚,翻书屡绝编。
文章传累世,功业慕当年。

886 《龙翔真歇和尚求诗赠一首》 宋·苏籀

象骨岩居闽府教,江海两封黄纸召。
孤云自南仍更东,阻觐尧蓂友廊庙。
讲通时论毗昙经,一佛出世只为人。
凝师白传有真契,凿齿弥天必相值。

887 《雪晴》 宋·王洋

墙角寒梅未试监,熬波何事被凝严。
解教炉火添馀烬,似妒阳乌到短檐。
幽谷但期回暖律,交光何用映疏帘。
朝来一扫穷阴处,先照群峰最上尖。

888 《和邵尧夫韵示儿侄》 宋·王洋

言贵安徐行贵常,与人平淡勿相伤。
莫贪顺路行时快,到了回思见去长。
克己定知天降福,害人只是自贻殃。
长教言行枢机密,此外虚心不用防。

889 《器孀嫂》 宋·王洋

文章夫子才难尽,孝弟人言报自赊。
四事先生俱擅世,一涂后裔不传家。
岁当丰暖偏寒馁,朝正欢娱独叹嗟。
报施若教长似此,几人守道不回邪。

890 《闲居言怀》 宋·薛嵎

老子从来不为名,放教心地到和平。
庭前草色知春近,窗外梅花终夜明。
纸帐梦回移月影,石溪流数失滩声。
吟边莫问红尘事,只住茅茨亦自清。

891 《谒秋崖先生方吏部墓借斗韵》 宋·杨公远

崖翁底事姓名香,照世文章日月光。
葭坞留荷啼晓露,趼窝埋玉黯斜阳。
碑刊地记生前撰,甃蚀苔痕去后荒。
一炷炉薰瞻警罢,教人空结九回肠。

892 《次程斗山韵》 宋·杨公远

□作蛩吟肩耸山,了无萦系一生閒。
梦回春草池塘外,诗在梅花烟雨间。
但得双眸长炯炯,从教两鬓自斑斑。
此身穷达何消问,天道乘除去复还。

893 《重阳咏菊》 宋·喻良能

年年自赴重阳约,不待陶家诗句催。
更欲急呼欢伯赏,未知谁遣白衣来。
红萸有韵岳连湛,素蕊无香赐望回。
何事杜陵嗔竹叶,却教从此不须开。

894 《参议李郎中惠示古律诗两巨轴次韵首篇奉酬》 宋·喻良能

邺中七雄迹既扫,谢楼梦断池塘草。
仙李诗人麻竹多,佳句唯传杜陵老。
省郎句法专后来,压尽今世诗流才。
并刀翦水有佳致,月中聚雪无纖埃。

895 《赠相士》 宋·曾丰

舌端偷得不传机,说破人生不载疑。
造物密教伟写信,秋风已为长蟾枝。
平时拍手傥来话,今日回头真个奇。
除却唐朝袁与李,问君此外更饶谁。

896 《谢宜黄乐奇卿投诗》 宋·曾丰

大初分气入三才,诗与吾生一处来。
胸次融教成乐国,笔头点出是春台。
摘君句眼诗三复,撩我吟肠月久回。
机械相投意相得,交盟不结自陈雷。

897 《陈伯英侍郎子也广帅辟入幕既至参差帅别思所》 宋·曾丰

少陵入蜀倚严公,捧檄非无米可舂。
懒教纖腰舞杨柳,来游上幕看芙蓉。
十连岂吝回青顾,千户犹疑羡素封。
忝是故人恨无力,一樽时复略从容。

898 《吊落梅》 宋·曾丰

佛来非堕有,仙去岂超无。
宁可死归洁,莫教生合污。
出余纯白在,入与太清俱。
百世下回首,高风立懦夫。

* 关于回教的诗词 描写回教的诗词 带有回教的诗词 包含回教的古诗词(89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