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子史的诗词(84首)

1 《寄释子良史酒》 唐·韦应物

秋山僧冷病,聊寄三五杯。
应泻山瓢里,还寄此瓢来。

2 《答释子良史送酒瓢》 唐·韦应物

此瓢今已到,山瓢知已空。
且饮寒塘水,遥将回也同。

3 《答史馆张学士段柳庶子学士集贤院看花见寄兼呈柳学士》 唐·韦应物

班杨秉文史,对院自为邻。
馀香掩阁去,迟日看花频。
似雪飘阊阖,从风点近臣。
南宫有芳树,不并禁垣春。

4 《答史馆张学士段柳庶子学士集贤院看花见寄兼呈柳学士》 唐·韦应物

班杨秉文史,对院自为邻。
馀香掩阁去,迟日看花频。
似雪飘阊阖,从风点近臣。
南宫有芳树,不并禁垣春。

5 《越王楼歌(太宗子越王贞为绵州刺史,作台于州城西北)》 唐·杜甫

绵州州府何磊落,显庆年中越王作。
孤城西北起高楼,碧瓦朱甍照城郭。
楼下长江百丈清,山头落日半轮明。
君王旧迹今人赏,转见千秋万古情。

6 《越王楼歌(太宗子越王贞为绵州刺史,作台于州城西北)》 唐·杜甫

绵州州府何磊落,显庆年中越王作。
孤城西北起高楼,碧瓦朱甍照城郭。
楼下长江百丈清,山头落日半轮明。
君王旧迹今人赏,转见千秋万古情。

7 《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李繁时为随州刺史宰相泌之子也)》 唐·韩愈

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
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
为人强记览,过眼不再读。
伟哉群圣文,磊落载其腹。

8 《从同州刺史改授太子少傅分司》 唐·白居易

承华东署三分务,履道西池七过春。
歌酒优游聊卒岁,园林萧洒可终身。
留侯爵秩诚虚贵,疏受生涯未苦贫。
月俸百千官二品,朝廷雇我作闲人。

春节抒怀感伤

9 《咏史诗·杀子谷》 唐·胡曾

举国贤良尽泪垂,扶苏屈死树边时。
至今谷口泉呜咽,犹似秦人恨李斯。

赠诗

10 《采桑子(奉和秦楚材史君荔枝词)》 宋·张元干

华堂清暑榕阴重,梦里江寒。
火齐星繁。
兴在冰壶玉井栏。
风枝露叶谁新采,欲饱防慳。
遗恨空盘。
留取香红满地看。

11 《生查子(史辅之席上歌者赠《云头香乞词》)》 宋·高观国

蓬莱一捻云,彻骨龙涎染。
风味韵而芳,笑语柔而婉。
花娇绿鬓寒,酒凝清歌怨。
翠幄已烟秾,银烛重休翦。

宋词三百首豪放登高孤独

12 《江城子(刘左史光祖别席和韵)》 宋·魏了翁

一襟满贮梓城春。
笑声频。
笔挥银。
自有江山,长是管将迎。

13 《江城子(约刘左史光祖谢会再和)》 宋·魏了翁

如公何地不阳春。
往来频。
醉倾银。
闻道河阳,童稚正欢迎。

14 《江城子(刘左史光祖别席和韵)》 宋·魏了翁

一襟满贮梓城春。
笑声频。
笔挥银。
自有江山,长是管将迎。

15 《江城子(约刘左史光祖谢会再和)》 宋·魏了翁

如公何地不阳春。
往来频。
醉倾银。
闻道河阳,童稚正欢迎。

思乡怀人抒怀感慨

16 《卜算子(和史子威瑞梅)》 宋·吴泳

漠漠雨其_,湛湛江之永。
冻压溪桥不见花,安得杯中影。
明水未登彝,饰玉先浮鼎。
寄语清居山上翁,驿使催归近。

高中文言文史论序文

17 《水龙吟(庚子寿史丞相)》 宋·李曾伯

东南一气当春,便从黄钺登台斗。
紫皇举此,亨屯济泰,属之公手。
淮浦烽销,未央觞献,捷传清昼。
庆太平朝野,骎骎重见,昔淳化、今嘉祐。

18 《江神子(席上史君令谢芷索词作)》 宋·陈造

歌筵当日小蓬瀛。
晚妆明。
识芳卿。
挽袖新词,曾博遏云声。

19 《江神子(席上史君令谢芷索词作)》 宋·陈造

歌筵当日小蓬瀛。
晚妆明。
识芳卿。
挽袖新词,曾博遏云声。

旅途怀人

20 《南乡子(寿牟国史·三月二十)》 宋·吴淇

十日借春留。
芍药荼コ不解愁。
检点笙歌催酿酒,西州。
有谪仙人烂熳游。
白鹭自芳洲。
咫尺红云最上头。
万古沧江波不尽,风流。
谁似监州旧姓牟。

* 关于子史的诗词 描写子史的诗词 带有子史的诗词 包含子史的古诗词(8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