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孤高僧的诗词(184首)

41 《题荐福寺僧栖白上人院》 唐·李频

空门有才子,得道亦吟诗。
内殿频征入,孤峰久作期。
高名何代比,密行几生持。
长爱乔松院,清凉坐夏时。

42 《华山》 唐·郑谷

峭仞耸巍巍,晴岚染近畿。
孤高不可状,图写尽应非。
绝顶神仙会,半空鸾鹤归。
云台分远霭,树谷隐斜晖。

43 《壶公山(古老相传古仙姓陈名壶公于此山成道因而名焉)》 唐·黄滔

八面峰峦秀,孤高可偶然。
数人游顶上,沧海见东边。
不信无灵洞,相传有古仙。
橘如珠夏在,池象月垂穿。

44 《题僧院紫竹》 唐·陈陶

喜游蛟井寺,复见炎州竹。
杳霭万丈间,啸风清独速。
江南正霜霰,吐秀弄颛顼。
似瑞惊坚贞,如魔试金粟。

抒情

45 《送庐阜僧归山阳》 唐·李中

山阳旧社终经梦,容易言归不可留。
瓶贮瀑泉离五老,锡摇江雨上孤舟。
鱼行细浪分沙觜,雁逆高风下苇洲。
遥想枚皋宅边寺,不知凉月共谁游。

46 《和赠和龙妙空禅师》 唐·夏鸿

翰林遗迹镜潭前,孤峭高僧此处禅。
出为信门兴化日,坐当吾国太平年。
身同莹澈尼珠净,语并锋铓慧剑坚。
道果已圆名已遂,即看千匝绕香筵。

47 《和赠和龙妙空禅师》 唐·夏鸿

翰林遗迹镜潭前,孤峭高僧此处禅。
出为信门兴化日,坐当吾国太平年。
身同莹澈尼珠净,语并锋铓慧剑坚。
道果已圆名已遂,即看千匝绕香筵。

48 《题月山寺壁三首》 宋·李处权

不遇彭夫子,何因到此间。
无穷霜后木,不断雨中山。
只恐高僧占,多惭倦鸟还。
孤云在寥廓,容望不容攀。

49 《送僧归西林院》 宋·危固

振锡西林去,清闲称所依。
高巢孤鹤返,深谷片云归。
野色供吟笔,秋光射衲衣。
长亭携别处,落日半沉晖。

50 《寄熙上人》 明·浦源

孤愁无处觅高僧,欲问楞伽竟不能。
遥想山中禅定夕,半窗残雪一寒灯。

51 《秋夜宿东白启师方丈》 明·沈遇

竹梧满秋庭,萧萧凉气早。
孤灯照跏趺,高僧坐来晓。
风清鹤梦醒,云淡钟声杳。
尘事永相忘,心空众缘了。

52 《寄题甘露寺北轩》 唐·杜牧

曾上蓬莱宫里行,北轩栏槛最留情。
孤高堪弄桓伊笛,缥缈宜闻子晋笙。
天接海门秋水色,烟笼隋苑暮钟声。
他年会着荷衣去,不向山僧道姓名。

53 《山行过僧庵不入》 宋·陆游

垣屋参差竹坞深,旧题名处嬾重寻。
茶炉烟起知高兴,棋子声疏识苦心。
淡日晖晖孤市散,残云漠漠半川阴。
长吟未断清愁起,已见横林宿暮禽。

54 《明发五峰寺初入筠州界高冈铺》 宋·杨万里

归时路何近,去时路何远。
山路无短长,人心有往返。
每因赴官期,一出谒乡县。
若非人事牵,无柰老身嬾。

55 《先儒》 宋·刘克庄

先儒绪业有师承,非谓闻风便服膺。
康节易传于隐者,濂溪学得自高僧。
众宗虚誉相贤圣,独守遗编当友朋。
门掩荒村人扫迹,空钞小字对孤灯。

56 《秋寄江上吟僧》 宋·寇准

挂锡在荆楚,杜门无往还。
潮声到孤寺,月色遍前山。
一雁惊幽思,西风惨病颜。
何当重携手,高步白云间。

57 《与任道及顺久二师赋小阁见月》 宋·强至

醉领玉川子,夜入支公院。
危阁邀共登,身在霜空半。
缺月穿云来,尘区未应见。
长飚荡寸霭,天宇痕无线。

58 《山居十首》 宋·陈造

蕉鹿谢依乘,孤高乃得朋。
闲谈每褐父,清晤或邻僧。
止酒玄真子,居家杜伯升。
此心安隐处,蜩鴬傲鹍鹏。

59 《挽漳守郑都承子敬四首》 宋·王迈

饕相当朝舞大权,故将旌节博金钱。
公尝勇去三千石,天与闲居十六年。
清苦膏粱余子笑,孤高云水一僧然。
如何赤屿丹霞地,夜半骑鲸上紫烟。

60 《雷峰少憩》 宋·陈允平

倚塔看明月,寒光度玉绳。
曲堤藏小艇,疏柳见孤灯。
水竹映苔石,岩花缘涧藤。
香云吹散后,猿鹤伴高僧。

* 关于孤高僧的诗词 描写孤高僧的诗词 带有孤高僧的诗词 包含孤高僧的古诗词(18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