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寒声的诗词[明代](422首)

361 《暂宿行营舟中二首》 明·高启

角声未起大星低,夜静寒营独马嘶。
树叶萧萧霜后堞,河流汩汩露中堤。
一军睡枕谁能稳,数里归舟自欲迷。
起望此时忧更切,边烽不隔远峰西。

362 《过奉口战晨》 明·高启

路回荒山开,如出古塞门。
惊沙四边起,寒日惨欲昏。
上有饥鸢声,下有枯蓬根。
白骨横马前,贵贱宁复论。

363 《赠醉樵》 明·高启

川钓已遭猎,野耕终改图。
不如山中樵,醉卧谁得呼。
采山不采松,松花可为酒。
酒熟谁共斟,木客为我友。

364 《江上早发》 明·高启

苍苍汀雾起,何处望高城。
游子晓初发,居人寒未耕。
犬鸣林月落,鱼跃浦风生。
已有先行者,烟中闻棹声。

365 《雨中寄刘沈二别驾》 明·高启

漠漠春寒水绕城,谁家可作看花行。
一杯不得三人共,二月都能几日晴。
梦逐莺声风外断,愁兼草色雨中生。
画船载妓南湖上,不似年时放浪情。

366 《题张校理画》 明·高启

寒色初凝野,秋声忽在林。
遥山不能见,只为晚烟深。

367 《秋夜同周著作宿娄浦》 明·高启

小廨寒依竹浦云,酒阑相对说离群。
一声新雁谁先听,今夜江南我共君。

368 《题朱氏梅雪轩》 明·高启

石城山居梅万坞,冒雪曾来扣僧户。
烂然如见会群妃,白凤缤纷下瑶圃。
数片轻吹着鬓华,乍看是雪又疑花。
迷魂乱眼春如海,那辨南枝映竹斜。

369 《雨篷》 明·高启

楚雨满汀洲,潇潇洒客舟。
梦惊孤枕夜,愁掩一篷秋。
苇叶寒相战,滩声暗共流。
此时湘浦上,同听只沙鸥。

370 《冬至夜雨感怀》 明·高启

节序关何事,徒令百感生。
升沉当世事,存殁故人情。
寒在微阳气,风疏缓漏声。
他年说今夜,听雨宿南城。

371 《郊墅杂赋(十六首)》 明·高启

欲沽嗟市远,烟火隔江波。
客到寒斋少,人归晚渡多。
污书灯烬落,惊枕橹声过。
岂敢愁荒寂,时危免负戈。
¤

372 《题张来仪画赠张伯醇》 明·高启

风起涧声乱,景寒云气深。
山人归卧晚,诗意满秋林。

373 《过保圣寺》 明·高启

隔江寒雾隐楼台,远逐钟声放艇来。
乱后不知僧已去,几堆红叶寺门开。

374 《秋夕》 明·刘基

柏叶萧疏柳叶黄,露华如玉缀空廊。
丹心欲共灯花结,白发偏随漏水长。
月色故园同窈窕,虫声此夜独凄凉。
寒鸦莫更啼金井,衰病能堪几断肠。

375 《泾县东宋二编修长歌》 明·刘基

浙东行人过江左,正值蕤宾之管吹轻葭。
阴气黯黕天地闭,仰面不见扶桑鸦。
谷风哀鸣灌木应,雨脚四垂如乱麻。
崩湍涌溜汩奔会,平地碾啮作臼洼。

376 《秋夜听冷协律弹琴分韵得夜字》 明·刘基

秋清众籁寂,华月耿遥夜。
玉琴奏瑶席,逸响发高榭。
微微风入林,稍稍泉出罅。
闪闪黄鸟春,嘒嘒玄蝉夏。

377 《潜溪图歌为宋景濂赋》 明·刘基

金华山水天下希,潜溪龙门尤绝奇。
群峰峻极河汉上,一峰独立芙蓉陂。
先生结庐在其下,文追班扬兼贾马。
遂令此山增壮观,野有朴樕皆梧矰。

378 《雨中杂诗(四首)》 明·刘基

离居感时节,寤寐不遑安。
青灯晦壁角,檐溜如崩湍。
屈指计日月,殷忧集多端。
蛙黾尔何知,叫噪喧草莞。
中夜揽衾裯,凄凄阴气寒。
凤凰铩羽翼,卑飞避鸱鸢。
抚几一长叹,声出心已酸。

379 《江上曲(四首)》 明·刘基

月出前山青黛寒,雁声遥下碧云端。
草根错认骊珠吐,自是西风白露团。

380 《秋怀(五首)》 明·刘基

蟋蟀已在宇,鸿雁方来宾。
天秋风露寒,阴谷何时春。
欲为商声歌,恐惊梁上尘。
衡门掩仲蔚,庶用存吾真。
¤

* 关于寒声的诗词 描写寒声的诗词 带有寒声的诗词 包含寒声的古诗词[明代](42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