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崖的诗词(216首)

81 《题花光梅十首·悬放下》 宋·王柏

着脚孤高太出奇,冯空斜阳两三枝。
大风动地吹裂,正是冰姿蕴藉时。

82 《次韵题秋》 宋·方岳

何尝与人绝,渠自胸中欠风月。
齐云落星吾所无,草木深幽终是别。
桂花正开山气清,人间无路争峥嵘。
虚皇借与广寒住,夜半拟进秋风行。

83 《出居十六咏·秋》 宋·方岳

凿空为此名,忽已落众口。
聊结一间茅,承当作叟。

84 《次韵叶兄云》 宋·方岳

以酒为乡墨作庄,寒云亦为诗忙。
春山药草谁同斸,云迳梅花只自香。
竹不碍山青入户,藓缘谢客绿侵床。
岂无枫叶吴江句,夜雨何时稻韭黄。

85 《题河沙寺西》 宋·姚勉

河沙古寺临江干,山如蜿蜒翠龙蟠。
入门双石踞虎豹,排云万竹森琅玕。
山中有景开屏面,路入西羊角转。
一湖横陈白于银,一溪西来净如练。

86 《晚望西》 宋·张嵲

西佳树绿层层,日落山烟满树生。
萧然倚杖疏篱外,遥听幽泉断续鸣。

87 《题洪仙坛》 宋·艾性夫

树精不死卧松关,呵护仙翁旧禁坛。
天阔难寻骑去鹤,井香疑有炼成丹。
山如辟谷秋逾瘦,屋尚凌虚夏亦寒。
行遍苍无石髓,空和凉月倚阑干。

88 《宪使魏青惠拄杖坚多节而色尚黄惟额用白立》 宋·陈杰

三尺青蛇冷剑铓,百跗委蜕像生黄。
分来上界金神节,坚起平生铁脊梁。
千步已穿萝迳月,一棱犹带柏台霜。
小烦拄到王码坛了,归化为龙亦未量。

89 《追怀秋吏部知郡宗伯》 宋·方回

仙终牖下,壑鬼死漳南。
人品谁今识,朝端汝岂堪。
杞崩溶子口,鲧殛木绵庵。
犹忆弄权日,湖山极宴酣。

90 《冰杨明府德藻携红酒肴果来饮归舟独坐熊皮》 宋·方回

有美一人升秋堂,木犀花中清言香。
熊皮端坐雪衣洁,兔颍疾挥葱指长。
琥珀味浓酒溢□,□□价重书盈箱。
炰羔剪韭儿辈问,此岂拜石米元章。

91 《题唐师善洪图》 宋·方回

其说谓洪者,三皇时有道之士,唐明皇时张氲召见,即其人。
端明洪公舜俞集中有此诗,予不敢信。
今俗画非止一本。

92 《题唐师善洪图》 宋·方回

太白尚不识,洪焉肯来。
一蹇五獠奴,奸人之所为。
得非成方前,独地雋不疑。
至今好仙者,犹为图画欺。

93 《花光十梅·悬放下》 宋·释师范

万仞头自放身,始知花发不干春。
更从个裹寻枝叶,笑倒当年树下人。

94 《余与筼房秋冬日会於水豀春复会於龟豀适逢》 宋·释文珦

沙豀豀上看梅夕,苔径凉月晕黄。
何事重寻老吟伴,为难同入少年场。
和风澹澹行花坞,春水溶溶满柳塘。
尚欲重听送神曲,只愁明月雨淋浪。

95 《筼房秋来访不相值后往谢之筼复有诗喜余之》 宋·释文珦

吟车曾到社桥来,不见山人乞食回。
荒沼秋深莲已谢,寒林科近菊初开。
句引渊明无酒琖,观迎元度但茶杯。
寻盟却喜梅花发,日日论诗坐碧苔。

96 《僧庵上榴花》 宋·苏籀

有红榴,照眼风棂迥。
鹤顶磨丹明,猩唇染罗竟。
天然同心蒂,物理有殊禀。
青鸟蹙绛巾,奇胶缀琴轸。

97 《谒秋先生方吏部墓借斗韵》 宋·杨公远

翁底事姓名香,照世文章日月光。
葭坞留荷啼晓露,趼窝埋玉黯斜阳。
碑刊地记生前撰,甃蚀苔痕去后荒。
一炷炉薰瞻警罢,教人空结九回肠。

98 《小立赣滩石》 宋·曾丰

谷崔巍千万状,舟人来往篙其上。
数十年间人已非,非千劫后石无恙。
吾生修短不自由,短中自有可以修。
五言七言句外意,千古万古江东流。

99 《入殿左僧舍下遵曲径仰见端高轩绝可舒瞩》 明·程嘉燧

僧房高下居,闭门秋色闲。
阳树挺幽径,阴仰层关。
周垣若涧底,疏翠当窗间。
窗中如有人,闻声杳难攀。
遥知纵目处,树杪见前湾。
白日山后没,好月湖中还。
念此来何时,使我舒心颜。

100 《冬中至玉泉山寺属穷阴冰闭谷无色及仲春行县…有此作》 唐·张九龄

灵境信幽绝,芳时重暄妍。
再来及兹胜,一遇非无缘。
万木柔可结,千花敷欲然。
松间鸣好鸟,竹下流清泉。

* 关于崖的诗词 描写崖的诗词 带有崖的诗词 包含崖的古诗词(21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