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崖的诗词(216首)

101 《入口五渡寄李適》 唐·宋之问

抱琴登绝壑,伐木溯清川。
路极意谓尽,势回趣转绵。
人远草木秀,山深云景鲜。
余负海峤情,自昔微尚然。

102 《早发交山还太室作》 唐·崔曙

东林气微白,寒鸟急高翔。
吾亦自兹去,北山归草堂。
仲冬正三五,日月遥相望。
萧萧过颍上,曨曨辨少阳。
川冰生积雪,野火出枯桑。
独往路难尽,穷阴人易伤。
伤此无衣客,如何蒙雪霜。

仕途苦闷归隐

103 《太一石鳖口潭旧庐招王学士》 唐·岑参

骤雨鸣淅沥,飕飗谿谷寒。
碧潭千馀尺,下见蛟龙蟠。
石门吞众流,绝岸呀层峦。
幽趣倏万变,奇观非一端。

104 《白盐山(白盐高千馀丈,在州城东十七里)》 唐·杜甫

卓立群峰外,蟠根积水边。
他皆任厚地,尔独近高天。
白榜千家邑,清秋万估船。
词人取佳句,刻画竟谁传。

105 《柏老人号无名先生男削发女黄冠自以云泉独乐命予赋诗》 唐·钱起

古也忧婚嫁,君能乐性肠。
长男栖月宇,少女炫霓裳。
问尔餐霞处,春山芝桂旁。
鹤前飞九转,壶里驻三光。

106 《东峰亭各赋一物得阴竹》 唐·袁邕

终岁寒苔色,寂寥幽思深。
朝歌犹夕岚,日永流清阴。
龙钟负烟雪,自有凌云心。

107 《酬韩弇归见寄》 唐·武元衡

惆怅人间事,东山遂独游。
露凝瑶草晚,鱼戏石潭秋。
轩冕应相待,烟霞莫遽留。
君看仲连意,功立始沧洲。

108 《合水县玉泉石刻》 唐·无名氏

山脉逗飞泉,泓澄傍岩石。
乱垂寒玉筱,碎洒珍珠滴。
澄波涵万象,明镜泻天色。
有时乘月来,赏咏还自适。

109 《摸鱼儿(怀云陈乘车东甫,时游湘潭)》 宋·谭宣子

掩朱弦、住听金缕。
天涯同是羁旅。
多情记把香罗袖,残粉半黏荆树。
还信否。

110 《一翦梅(和敖秋为小孙三载寿谢)》 宋·刘辰翁

人生总受业风吹。
三岁儿儿。
八十儿儿。
深闺空谷把还持。
啼看人知。
啼怕人知。
客中自种绿猗猗。
月下横枝。
雪下横枝。
尊前百岁且开眉。
今岁今时。
前岁今时。

111 《烛影摇红(立春日雪,和秋韵)》 宋·刘辰翁

春日江郊,素娥吹下银幡舞。
东风点点乱茶烟,留到明朝否。
掩袖凝寒不语。
漫黏酥、枝枝缕缕。

112 《齐天乐(戊寅登高,即席和秋韵)》 宋·刘辰翁

蒋陵故是簪花路。
风烟奈何秋暑。
候馆凋梧,宫墙断柳,谁识当年倦旅。
余怀何许。

113 《齐天乐(赠秋道人西归)》 宋·王沂孙

冷烟残水山阴道,家家拥门黄叶。
故里鱼肥,初寒雁落,孤艇将归时节。
江南恨节。
问还与何人,共歌新阕。

114 《水调歌头(九日修故事访南山,间有前太守所作水调歌头,率尔次韵)》 宋·万某

卷尽风和雨,晴日照清秋。
南山高处回首、潇洒一扁州。
且向飞霞沦茗,还归云间书院,何幸有从游。
随分了公事,同乐与同尤。

登高写景吊古感慨愁绪

115 《酬袁守方秋遗宝带桥诗以雇我老非题柱客》 宋·包恢

月卿派天河,星桥叹谁可。
如彼行道人,病责涉在我。

116 《酬袁守方秋遗宝带桥诗以雇我老非题柱客》 宋·包恢

江湖道四达,坎险横危机。
一旦席上遇,惠大政岂非。

117 《酬袁守方秋遗宝带桥诗以雇我老非题柱客》 宋·包恢

亭若龙两翼,欲跃胜高空。
济人几千百,绪余不言功。

118 《酬袁守方秋遗宝带桥诗以雇我老非题柱客》 宋·包恢

临渊似平陆,徐行若安土。
推此以扶颠,屹然中流柱。

119 《酬袁守方秋遗宝带桥诗以雇我老非题柱客》 宋·包恢

长才二百尺,婉若千里隔。
天下悦出涂,旁午任行客。

120 《酬袁守方秋遗宝带桥诗以雇我老非题柱客》 宋·包恢

规自赵日久,成令方能之。
捄溺由己溺,信惟君子知。

* 关于崖的诗词 描写崖的诗词 带有崖的诗词 包含崖的古诗词(21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