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承上意的诗词(222首)

1 《次王促衡尚书鹿鸣宴韵》 宋·陈造

儒冠几经秦,士贵始艺祖。
英儁承上意,不止工造语。
文风逮列圣,秀异弥博取。
即今再太平,比屋务稽古。

2 《高宗建炎初祀昊天上帝》 隋代·佚名

灵承上帝,厉意专精。
设洗于阼,疊水以清。
兴以致洁,感通神明。
无远弗居,其乡兹诚。

3 《高宗建炎初祀昊天上帝》 隋代·佚名

灵承上帝,精意感通。
声午旁达,粢盛既丰。
登降有备,祀有乐终。
神之听之,福禄来崇。

4 《高宗建炎初祀昊天上帝》 隋代·佚名

灵承上帝,厉意专精。
设洗于阼,疊水以清。
兴以致洁,感通神明。
无远弗居,其乡兹诚。

5 《高宗建炎初祀昊天上帝》 隋代·佚名

灵承上帝,精意感通。
声午旁达,粢盛既丰。
登降有备,祀有乐终。
神之听之,福禄来崇。

6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 唐·韩愈

三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愈闻周公之为辅相,其急于见贤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握其发。
天下之贤才皆已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皆已除去,四海皆已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皆已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皆已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皆已修理,风俗皆已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皆已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皆已备至,而周公以圣人之才,凭叔父之亲,其所辅理承化之功又尽章章如是。
其所求进见之士,岂复有贤于周公者哉?不惟不贤于周公而已,岂复有贤于时百执事者哉?岂复有所计议、能补于周公之化者哉?然而周公求之如此其急,惟恐耳目有所不闻见,思虑有所未及,以负成王托周公之意,不得于天下之心。

古文观止书信抒愤

7 《西京赋》 两汉·张衡

有冯虚公子者,心侈体忲,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是以多识前代之载。
言于安处先生曰: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此牵乎天者也。
处沃土则逸,处瘠土则劳,此系乎地者也。
惨则鲜于欢,劳则褊于惠,能违之者寡矣。

叙事抒情赞扬国家

8 《长安古意》 唐·卢照邻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
百尺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

咏史怀古

9 《上九江唐舍人一首五十韵》 宋·王阮

江左承南渡,当阳控上流。
平时称用武,今日更防秋。
六代规摹古,三江险厄周。
高凭隆屏翰,下瞰握襟喉。

10 《绍兴中兴上复古诗》 宋·张嵲

天监我宋,受命以人。
咋为乱阶,以启圣人。
皇帝嗣位,其仁如春。
万邦欣载,共惟帝臣。

11 《上姑丈闾丘通牧少卿》 宋·李廌

天下一大器,安危系平倾。
哲王慎民监,措术如和羹。
辛甘或偏长,非可制割烹。
五味既可口,君子尝曰平。

12 《承契兄昨过我于永丰山间今又相遇于鄱阳以暇》 宋·赵蕃

君为日边行,过我迂道里。
我有江上役,值君亦行李。
谁云动参商,邂逅乃如此。
似非人力为,定是天所使。

13 《寄上鄙句之明日,舟次梅口,南枝已有春意,》 宋·范成大

晏温解船去,暮夜檥船歇。
横斜隘梅村,玉蓓粲将发。
城中三辅豪,指日承明谒。
高怀妙康济,未试君前笏。
周南又小春,微温入花骨。
我瞻浮丘亭,山高璇柄没。
飞鸟正飘荡,空绕南枝月。

14 《次韵黄观复见贻古意》 明·张以宁

世本良家子,环佩不下堂。
结发承光宠,被服兰茝香。
援琴操国风,古意何微茫。
君恩逾山岳,妾命良自伤。

15 《北上感怀》 明·刘基

倦鸟思一枝,枥马志千里。
营营劳生心,出入靡定止。
伊余朽钝材,懒拙更无比。
才疏乏世用,嗜僻惟书史。

16 《上刘侍中》 唐·杨巨源

命代生申甫,承家翊禹汤。
庙谟膺间气,师律动清霜。
钟鼎勋庸大,山河诫誓长。
英姿凌虎视,逸步压龙骧。

唐诗三百首月亮初中古诗归隐孤独生活

17 《分司东都寓居履道叨承川尹刘侍郎大夫恩知上四十韵》 唐·杜牧

命世须人瑞,匡君在岳灵。
气和薰北陆,襟旷纳东溟。
赋妙排鹦鹉,诗能继鶺鴒.蒲亲香案色,兰动粉闱馨。
周孔传文教,萧曹授武经。

18 《洞庭春色(元夕行灯轿上赋洞庭春色呈刘左史)》 宋·魏了翁

花帽檐行,宝钗梁畔,还是上元。
看去年芳草,如今又绿,当时皓月,此夕仍圆。
节序驱人人不解,道岁岁年年都一般。
看承处,有烛龙照夜,铁凤连天。

19 《洞庭春色(元夕行灯轿上赋洞庭春色呈刘左史)》 宋·魏了翁

花帽檐行,宝钗梁畔,还是上元。
看去年芳草,如今又绿,当时皓月,此夕仍圆。
节序驱人人不解,道岁岁年年都一般。
看承处,有烛龙照夜,铁凤连天。

20 《括意难忘》 宋·林正大

蜀道登天。
望峨眉横绝,石栈相连。
西来当鸟道,逆浪俯回川。
狷与鹤,莫攀缘。

地名思念友情

* 关于承上意的诗词 描写承上意的诗词 带有承上意的诗词 包含承上意的古诗词(22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