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拾的诗词(236首)

161 《赠司空遗》 唐·大易

侍臣何事辞云陛,江上微云见雪花。
望阁未承丹凤诏,掩门空对楚人家。
陈琳草奏才还在,王粲登楼兴未赊。
高馆更容尘外客,仍令归路待瑶华。

162 《送梁遗肃归朝》 唐·皎然

明主重文谏,才臣出江东。
束书辞东山,改服临北风。
万里望皇邑,九重当曙空。
天开芙蓉阙,日上蒲桃宫。
天子初未起,金闺籍先通。
身逢轩辕世,名贵鸳鸾中。
故人荣此别,何用悲丝桐。

163 《答裴评事澄荻花间送梁肃遗》 唐·皎然

波上荻花非雪花,风吹撩乱满袈裟。
如今岁晏无芳草,独对离樽作物华。

164 《送张遗赴施州司户》 唐·贯休

道之大道古太古,二字为名争莽卤。
社稷安危在直言,须历尧阶挝谏鼓。
恭闻吾皇至圣深无比,推席却几听至理。

165 《送姚洎遗自江陵幕赴京》 唐·贯休

捧诏动征轮,分飞楚水滨。
由来真庙器,多作伏蒲人。
舍鲁知非愿,朝天不话贫。
沙头千骑送,岛上一蝉新。

乐府荷花女子

166 《悼张道古(昭宗时道古官遗以直谏贬蜀中死)》 唐·贯休

清河逝水大匆匆,东观无人失至公。
天上君恩三载隔,鉴中鸾影一时空。
坟生苦雾苍茫外,门掩寒云寂寞中。
惆怅斯人又如此,一声蛮笛满江风。

167 《寄王振遗(戊辰岁)》 唐·齐己

折槛意何如,平安信不虚。
近来焚谏草,深去觅山居。
□□□□□,□□□□馀。
分明知在处,难寄乱离书。

168 《寄朱遗》 唐·齐己

一闻归阙下,几番熟金桃。
沧海期仍晚,清资路渐高。
研冰濡谏笔,赋雪拥朝袍。
岂念空林下,冥心坐石劳。

169 《谢王遗见访兼寄篇什》 唐·齐己

竹里安禅处,生涯一印灰。
经年乞食过,昨日谏臣来。
愧把黄梅偈,曾酬白雪才。
因令识鸟迹,重叠在苍苔。

170 《寄吴遗》 唐·齐己

新竹将谁榷重轻,皎然评里见权衡。
非无苦到难搜处,合有清垂不朽名。
疏雨晚冲莲叶响,乱蝉凉抱桧梢鸣。
野桥闲背残阳立,翻忆苏卿送子卿。

宋词三百首婉约春游写景

171 《茅山赠洪遗》 唐·方干

圣代谏臣停谏舌,求归故里傲云霞。
溪头讲树缆渔艇,箧里朝衣输酒家。
但爱身闲辞禄俸,那嫌岁计在桑麻。
我来幸与诸生异,问答时容近绛纱。

172 《念奴娇(亲情得一婢,名念奴,雪中来归)》 宋·史浩

枝头蓓蕾,褪红绡微露,江南春色。
多谢东风吹半朵,来入骚人瑶席。
粉脸轻红,芳心羞吐,别有真消息。
妆台帘卷,寿阳著意留得。

婉约春节抒情

173 翠羽》 宋·张孝祥

春入园林,花信总诸迟速。
听鸣禽、稍迁乔木。
夭桃弄色,海棠芬馥。
风雨齐,芳径草心频绿。
禊事才过,相次禁烟追逐。
想千岁、楚人遗俗。
青旗沽酒,各家炊熟。
良夜游明月胜烧花烛。

174 《柳梢青(遗)》 宋·赵长卿

晴雪楼台,试灯帘幕,适是元宵。
罗绮娇春,帝城风景,今夜应饶。
争知我系如匏,便_月良天任教。
早闭柴门,从他箫鼓,细打轻敲。

175 《菩萨蛮(别刘朔斋后寄词,时朔斋抵峡山遗词至)》 宋·李公昴

云山叠叠双眸短。
梦魂夜趁行人远。
千里共襟期。
吟风饮月时。
碧溪穿翠峡。
雪意蓬萧飒。
安得翅飞来。
冲寒同访梅。

176 野鸭蛋》 现代·聂绀弩

野鸭冲天捉对飞,几人归去路岐迷。
正穿稠密芦千管,奇遇浑圆玉一堆。
明日壶觞端午酒,此时包裹小丁衣。
数来三十多三个,一路欢呼满载归。

177 穗同祖光之二》 现代·聂绀弩

乱风吹草草萧萧,卷起沟边穗几条。
如笑一双天下士,都无十五女儿腰。
鞠躬金殿三呼起,仰首名山百拜朝。
寄语完山尹弥勒,尔来休当妇人描。

178 《费遗书堂》 宋·江景春

投閒深感圣君恩,放浪华山酒满樽。
高下数峰撑日月,东南一柱壮乾坤。
雁拖秋色迷渔浦,鸦背斜阳过洞门。
偶听山中风水响,恐疑仙乐和朝垣。

179 得破钱》 宋·李氏女

半轮残日掩斋埃,依稀旬有开元巡。
想见清光未破时,买尽人间不平事。

180 《同庐遗过韦(一作章·非)给事东山别业二》 唐·王维

首春休沐维已陪游及乎是行亦预闻命会无车马不果斯诺
(册4卷125页1246c)
托身侍云陛。
昧旦(一作早)趋华轩。

* 关于拾的诗词 描写拾的诗词 带有拾的诗词 包含拾的古诗词(23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