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方人的诗词(129首)

1 《赋得北方有佳人》 唐·徐惠

由来称独立,本自号倾城。
柳叶眉间发,桃花脸上生。
腕摇金钏响,步转玉环鸣。
纤腰宜宝袜,红衫艳织成。
悬知一顾重,别觉舞腰轻。

写人

2 《送方外上人/送上人》 唐·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唐诗三百首送别

3 《送方外上人之常州依萧使君》 唐·刘长卿

宰臣思得度,鸥鸟恋为群。
远客回飞锡,空山卧白云。
夕阳孤艇去,秋水两溪分。
归共临川史,同翻贝叶文。

羁旅抒情忧国忧民抱负

4 《张山人草堂会王方士》 唐·韩翃

屿花晚,山日长,蕙带麻襦食草堂。
一片水光飞入户,千竿竹影乱登墙。
园梅熟,家酝香。
新湿头巾不复篸,相看醉倒卧藜床。

5 《送友人东归(一作方干诗,题云送卢评事东归)》 唐·戴叔伦

万里杨柳色,出关送故人。
轻烟拂流水,落日照行尘。
积梦江湖阔,忆家兄弟贫。
裴回灞亭上,不语自伤春。

6 《送道虔上人游方(一作方干诗)》 唐·戴叔伦

律仪通外学,诗思入禅关。
烟景随缘到,风姿与道闲。
贯花留静室,咒水度空山。
谁识浮云意,悠悠天地间。

7 《与沈十九拾遗同游栖霞寺上方于亮上人院会宿二首》 唐·权德舆

摄山标胜绝,暇日谐想瞩。
萦纡松路深,缭绕云岩曲。
重楼回树杪,古像凿山腹。
人远水木清,地深兰桂馥。

8 《忆周秀才、素上人,时闻各在一方》 唐·孟郊

东西分我情,魂梦安能定。
野客云作心,高僧月为性。
浮云自高闲,明月常空净。
衣敝得古风,居山无俗病。
吟听碧云语,手把青松柄。
羡尔欲寄书,飞禽杳难倩。

9 《逢江南故昼上人会中郑方回》 唐·孟郊

相逢失意中,万感因语至。
追思东林日,掩抑北邙泪。
筐箧有遗文,江山旧清气。
尘生逍遥注,墨故飞动字。
荒毁碧涧居,虚无青松位。
珠沉百泉暗,月死群象闭。
永谢平生言,知音岂容易。

10 《题方睦上人月台观》 唐·张籍

一身清净无童子,独坐空堂得几年。
每夜焚香通月观,可怜光影最团圆。

11 《龙山人惠石廪方及团茶》 唐·李群玉

客有衡岳隐,遗余石廪茶。
自云凌烟露,采掇春山芽。
珪璧相压叠,积芳莫能加。
碾成黄金粉,轻嫩如松花。

12 《送集文上人游方》 唐·贾岛

来从道陵井,双木溪边会。
分首芳草时,远意青天外。
此游诣几岳,嵩华衡恒泰。

13 《深秋过源宗上人房(房一作方丈)》 唐·李频

到日值摇落,相留山舍空。
微寒生夜半,积雨向秋终。
度讲多来雁,经禅少候虫。
方从听话后,不省在愁中。

14 《送道上人游方》 唐·方干

律仪通外学,诗思入玄关。
烟景随人别,风姿与物闲。
贯花留静室,咒水度空山。
谁识浮云意,悠悠天地间。

15 《题应天寺上方兼呈谦上人》 唐·方干

中天坐卧见人寰,峭石垂藤不易攀。
晴卷风雷归故壑,夜和猿鸟锁寒山。
势横绿野苍茫外,影落平湖潋滟间。
师在西岩最高处,路寻之字见禅关。

16 《送道虔上人游方》 唐·灵澈

律仪通外学,诗思入玄关。
烟景随缘到,风姿与道闲。
贯花留净室,咒水度空山。
谁识浮云意,悠悠天地间。

17 《送道虔上人游方》 唐·灵澈

律仪通外学,诗思入玄关。
烟景随缘到,风姿与道闲。
贯花留净室,咒水度空山。
谁识浮云意,悠悠天地间。

18 《寄昱上人上方居》 唐·皎然

厌向人间住,逢山欲懒归。
片云闲似我,日日在禅扉。
地静松阴遍,门空鸟语稀。
夜凉疏磬尽,师友自相依。

19 《法华寺上方题江上人禅空》 唐·皎然

路入松声远更奇,山光水色共参差。
中峰禅寂一僧在,坐对梁朝老桂枝。

20 《宿寿安甘棠馆·行人方倦役》 唐·司马扎

行人方倦役,到此似还乡。
流水来关外,青山近洛阳。
溪云归洞鹤,松月半轩霜。
坐恐晨钟动,天涯道路长。

* 关于方人的诗词 描写方人的诗词 带有方人的诗词 包含方人的古诗词(12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