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日杂的诗词[宋代](427首)

381 《巳未春日山居杂兴十二解》 宋·杨万里

半晴半雨半暄凉,拖带春光未要忙。
为报州家兼县里,五乡改作万花乡。

382 《巳未春日山居杂兴十二解》 宋·杨万里

一春雨脚滞东园,柳绊花牵不暂闲。
今日酽晴天气好,杖藜看水更看山。

383 《未试即事杂书率用秋日同文馆为首句》 宋·张耒

邃馆深鱼钥,华堂静锁闱。
每劳蛩作伴,不与燕同归。
古栋蜗成篆,空墙藓作衣。
寂寥还泛菊,九日莫相违。

384 《未试即事杂书率用秋日同文馆为首句》 宋·张耒

名自诸侯选,功收一日长。
文章杂蛟蚓,丹墨有淡凉。
平昔曾充贡,酸寒未易忘。
书生成底事,饱死笑东方。

385 《未试即事杂书率用秋日同文馆为首句》 宋·张耒

倦枕愁霜苦,晴窗宿雾开。
幕云当昼合,袍雪与风来。
元日彤庭实,春风曲水杯。
何须恋杨柳,圣世要无媒。

386 《答刘原父舍人见过後中夜酒定复追昨日所览杂》 宋·欧阳修

君子忽我顾,贫家复何有。
虚堂来清风,佳果荐浊酒。
简编记遗逸,论议相可否。
欲知所书人,其骨多已朽。
前者既已然,後来宁得久。
所以昔人云,杯行莫停手。

387 《至和杂书五首·八月十二日》 宋·蔡襄

高楼中天月色净,玉山禾熟秋云映。
草边水际见流萤,流萤独自寻香径。
稜层雁塔挂千灯,密意虽通语还并。
城上惊乌飞复啼,落泊无依终不定。
欲下长桥夜漏深,灯台飘灺青梧阴。
仙人若也乘鸾去,彩雾千重何处寻。

388 《至和杂书五首·八月一日》 宋·蔡襄

淮天过尽入吴渠,兰亭晚日光疏疏。
金桃傅粉好颜色,绿醽泛滟深车渠。
觥巡屡卷明星出,花翘零落随衣裾。
幺弦不动凝古意,春容浅破长眉舒。

389 《至和杂书五首·八月二日》 宋·蔡襄

浓云瞥过双凤飞,清颜照射朝日辉。
画船南畔烟成阵,鲜荷掩护仙铢衣。
凝魂杳眇不知处,酒醺香破惊新知。
一声入耳醉人骨,天容牢落星点稀。

390 《至和杂书五首·八月九日》 宋·蔡襄

晓虹跨江一千尺,平浪东西入天碧。
游人初觉秋气凉,衣不禁风薄罗窄。
渔家小艇方醉眠,艇里长鱼三尺白。
彩栏北倚数流萤,似与流蒙旧相识。

391 《至和杂书五首·八月十九日》 宋·蔡襄

潮头出海卷秋风,风豪潮起苍海空。
弄潮船旗出复没,腾身潮上争骁雄。
沙头万目注江水,晴雷乾雹来无穷。
窗外帘旌飞猎猎,新醅翠斝行坐中。

392 《连日得杂花数株艺之池亭感而有作》 宋·韩元吉

七十已过半,所向意不如。
一官计大州,仆仆畏简书。
酒薄不可醉,歌舞见已疏。
亦有淡生活,诗成自相纾。

393 《九日晦日雨忽杂霰》 宋·赵蕃

九月霰维集,南方见未曾。
马寒添瑟缩,我瘦益崚嶒。
穷相有如此,昔人谁似能。
树深鸦屡落,滩远雁相譍。

394 《九月十六日出郡登舟如钱塘十七日舟中杂兴》 宋·汪莘

落日扁舟万古心,半山明耀半溪阴。
渔盐商贾都来往,纵有客星何处寻。

395 《九月十六日出郡登舟如钱塘十七日舟中杂兴》 宋·汪莘

一簇沙鸥占碧波,手摇双桨叫吴歌。
大罗只许诗人赋,不许诗人上大罗。

396 《九月十六日出郡登舟如钱塘十七日舟中杂兴》 宋·汪莘

天地穷时事不穷,最伤心处是凉风。
少年每下悲秋泪,投老情如泪亦空。

397 《九月十六日出郡登舟如钱塘十七日舟中杂兴》 宋·汪莘

两夜江心对泬寥,恍兮惚裹有逍遥。
堂堂皓月排空出,自觉精神涌碧霄。

398 《九月十六日出郡登舟如钱塘十七日舟中杂兴》 宋·汪莘

碧天似水元非水,碧水如天不是天。
人现非天非水处,君来何处觅神仙。

399 《九月十六日出郡登舟如钱塘十七日舟中杂兴》 宋·汪莘

白云晚向山中出,白雾朝从水上生。
三百里滩轰笛过,鬼神惊倒怒龙声。

400 《九月十六日出郡登舟如钱塘十七日舟中杂兴》 宋·汪莘

莘野磻溪亦偶然,每逢耕钓忆前贤。
春风秋月闲来往,只付时人一醉眠。

* 关于日杂的诗词 描写日杂的诗词 带有日杂的诗词 包含日杂的古诗词[宋代](42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