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愤的诗词(95首)

1 《缚戎人-达穷民之情也》 唐·白居易

缚戎人,缚戎人,耳穿面破驱入秦。
天子矜怜不忍杀,诏徙东南吴与越。
黄衣小使录姓名,领出长安乘递行。

2 《幽愤诗》 两汉·嵇康

嗟余薄祜。
少遭不造。
哀茕靡识。
越在襁緥。

3 《孤愤吟十三首》 宋·高斯得

强买民田自噬肤,大家破尽为催租。
几多怨气冲霄汉,天欲无诛可得乎。

4 《书愤》 宋·陆游

山河自古有乖分,京洛腥膻实未闻。
剧盗曾从宗父命,遗民犹望岳家军。
上天悔祸终平虏,公道何人肯散群?白首自知疏报国,尚凭精意祝炉熏。

爱国

5 《秋日野步和王觉民十六首》 宋·王之道

穷愁长怕诗撩拨,幽愤须凭酒破除。
对酒更遭诗债窘,可堪毛颖不中书。

6 《仲夏朔汰卒群哄惊扰居民内外凛凛抚而贲之而》 宋·杜范

居家多惰拙,为国常隐忧。
有时发鲁叹,乃或遭楚咻。
坏证至束手,错事皆从头。
收污挑怨愤,作劳睨嬉游。

7 《北征》 唐·杜甫

北归至凤翔,墨制放往鄜州作。
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
杜子将北征,苍茫问家室。
维时遭艰虞,朝野少暇日。

叙事长诗战争忧国忧民爱国

8 《壮游》 唐·杜甫

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
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

9 《茶山诗》 唐·袁高

禹贡通远俗,所图在安人。
后王失其本,职吏不敢陈。
亦有奸佞者,因兹欲求伸。
动生千金费,日使万姓贫。

10 《代曲江老人百韵(年十六时作)》 唐·元稹

何事花前泣,曾逢旧日春。
先皇初在镐,贱子正游秦。
拨乱干戈后,经文礼乐辰。
徽章悬象魏,貔虎画骐驎。

11 《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 唐·元稹

我病方吟越,君行已过湖。
去应缘直道,哭不为穷途。
亚竹寒惊牖,空堂夜向隅。
暗魂思背烛,危梦怯乘桴。

12 《赠樊著作》 唐·白居易

阳城为谏议,以正事其君。
其手如屈轶,举必指佞臣。
卒使不仁者,不得秉国钧。
元稹为御史,以直立其身。

唐诗三百首怀古写人哲理

13 《郊陶潜体诗十六首》 唐·白居易

不动者厚地,不息者高天。
无穷者日月,长在者山川。
松柏与龟鹤,其寿皆千年。
嗟嗟群物中,而人独不然。

14 《咏史二首》 唐·张祜

汉代非良计,西戎世世尘。
无何求善马,不算苦生民。
外国雠虚结,中华愤莫伸。
却教为后耻,昭帝远和亲。

15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唐·李商隐

蛇年建午月,我自梁还秦。
南下大散关,北济渭之滨。
草木半舒坼,不类冰雪晨。
又若夏苦热,燋卷无芳津。

16 《自喻》 唐·王周

予念天之生,生本空疏器。
五岁禀慈训,愤悱读书志。
七岁辨声律,勤苦会诗赋。
九岁执公卷,倜傥干名意。

17 《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 唐·陆龟蒙

微生参最灵,天与意绪拙。
人皆机巧求,百径无一达。
家为唐臣来,奕世唯稷卨.只垂青白风,凛凛自贻厥。
犹残赐书在,编简苦断绝。

18 《幽通赋》 两汉·班固

系高顼之玄胄兮,氏中叶之炳灵。
飖颽风而蝉蜕兮,雄朔野以扬声。
皇十纪而鸿渐兮,有羽仪于上京。
巨滔天而泯夏兮,考遘愍以行谣。

辞赋精选抒情自白

19 《述行赋》 两汉·蔡邕

延熹二年秋,霖雨逾月。
是时梁翼新诛,而徐璜、左悺等五侯擅贵于其处。
又起显阳苑于城西,人徒冻饿,不得其命者甚众。
白马令李云以直言死,鸿胪陈君以救云抵罪。

辞赋精选纪行抒情

20 《西征赋》 魏晋·潘安

岁次玄枵,月旅蕤宾,丙丁统日,乙未御辰。
潘子凭轼西征,自京徂秦。
乃喟然叹曰:古往今来,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气而甄三才。
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咏史写景

* 关于民愤的诗词 描写民愤的诗词 带有民愤的诗词 包含民愤的古诗词(9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