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求于的诗词(29首)

1 《重忆山居六首·钓石(于谿人处求得)》 唐·李德裕

严光隐富春,山色谿又碧。
所钓不在鱼,挥纶以自适。
余怀慕君子,且欲坐潭石。
持此返伊川,悠然慰衰疾。

2 《道希法师求法西域终于庵摩罗跋国后…聊题一绝》 唐·义净

百苦忘劳独进影,四恩在念契流通。
如何未尽传灯志,溘然于此遇途穷。

3 《宋朝张天觉为相之日有褴缕道人及门求施…留诗于案上云》 唐·吕岩

捏土为香事有因,世间宜假不宜真。
皇朝宰相张天觉,天下云游吕洞宾。

4 《李公择求黄鹤楼诗因记旧所闻于冯当世者》 宋·苏轼

黄鹤楼前月满川,抱关老卒饥不眠。
夜闻三人笑语言,羽衣著屐响空山。
非鬼非人意其仙,石扉三叩声清圆。
洞中铿鈜落门关,缥缈入石如飞烟。

5 《从黄仲闵求友于泉》 宋·张耒

炎暑战已定,清秋当抗衡。
碧云生雁思,幽草见蛩情。
晒麦村墟静,观书枕簟清。
谁能酌玄酒,来破屈原醒。

6 《李商叟秀才求斋名于王元渤以养源名之求诗》 宋·曾几

自古词林枝叶,皆从根柢中来。
万卷须窥藏室,一尘莫点灵台。

7 《李商叟秀才求斋名于王元渤以养源名之求诗》 宋·曾几

老杜诗家初祖,涪翁句法曹溪。
尚论渊源师友,他时派列江西。

8 《李商叟秀才求斋名于王元渤以养源名之求诗》 宋·曾几

学问直须富有,文章政要深藏。
玉在山中辉润,兰生林下芬芳。

9 《高邮无梅花求之于扬帅邓直阁》 宋·曾几

送腊腊垂尽,迎春春欲回。
如何万家县,不见一枝梅。
有客幽寻去,无人远寄来。
扬州何逊在,政用小诗催。

10 《朱康叔郎中弃宫求母于金州因会华清宫作此诗》 宋·文同

蟠桃实在枝,蟠桃花已飞。
相隔五十春,一旦还相依。
康叔视金龟,解去如粪土。
徒步入峣关,金州取其母。

11 《求木硙于周尉》 宋·胡寅

舂簸精粗期适口,老夫脱粟艰难久。
它山木臼才百金,四市营求辄无有。
原惟仁者试咄嗟,要使赤脚治胜{左豆右斗}。
岂惟软饭慰无牙,亦冀糠粞及鸡狗。

12 《林德久秘寄楚辞故训传及叶音草木疏求序于余》 宋·楼钥

平时感叹屈灵均,离骚三诵涕欲零。
向来传注赖王逸,尚以舛陋遭讥评。
河东天对最杰作,释问多本山海经。
练塘后出号详备,晦翁集註尤精明。

13 《学录李诗翁以诗访予于乳溪之上且求县学积俸》 宋·虞俦

二月江南花气昏,锦囊诗话喜重温。
百篇换去东湖骨,一醉招来北海魂。
投老黄尘真左计,半生青眼向谁论。
学宫乞俸能多少,骥子怜渠蚤候门。

14 《知府提举访求前守凌公遗迹忽于庭庑雨压复壁》 宋·赵蕃

辰人只识凌刑部,不识尚书晚岁官。
晚岁功名益堪纪,辰人不识坐荒寒。

15 《知府提举访求前守凌公遗迹忽于庭庑雨压复壁》 宋·赵蕃

使君剖竹继先贤,四十于今又六年。
每恨无从考遗事,但凭亭榄览山川。

16 《知府提举访求前守凌公遗迹忽于庭庑雨压复壁》 宋·赵蕃

不因风雨壁宁隳,雅志安和万言中。
乃知复壁遮防意,是谓知公亦爱公。

17 《知府提举访求前守凌公遗迹忽于庭庑雨压复壁》 宋·赵蕃

檐浅终防剥蚀灾,好移深奥示将来。
更须刻石行于世,公道只今方大开。

18 《知府提举访求前守凌公遗迹忽于庭庑雨压复壁》 宋·赵蕃

郡斋新刻总珍藏,得此遗踪益有光。
再拜从公乞余本,归赍不复恨空囊。

19 《近乏笔托二张求之于市殊不堪也作长句以资一》 宋·赵蕃

诗老作诗穷欲死,序诗乃得欧阳氏。
序言人穷诗乃工,此语不疑如信史。
少陵流落白也窜,郊岛摧埋终不起。
是知造物恶镌鑱,故遣饥寒被其体。

20 《求菖蒲于李叔翔》 宋·马廷鸾

风饕雪虐岁峥嵘,寸草寒窗独宁馨。
长恐出山泉水浊,尘埃到汝失青青。

* 关于求于的诗词 描写求于的诗词 带有求于的诗词 包含求于的古诗词(2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