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浮川的诗词[唐代](202首)

61 《早发平昌(一作昌平)岛》 唐·沈佺期

解缆春风后,鸣榔晓涨前。
阳乌出海树,云雁下江烟。
积气冲长岛,浮光溢大川。
不能怀魏阙,心赏独泠然。

62 《奉和御制春台望》 唐·贺知章

青阳布王道,玄览陶真性。
欣若天下春,高逾域中圣。
神皋类观赏,帝里如悬镜。
缭绕八川浮,岧峣双阙映。

63 《戏赠张五弟諲三首(时在常乐东园,走笔成)》 唐·王维

吾弟东山时,心尚一何远。
日高犹自卧,钟动始能饭。
领上发未梳,妆头书不卷。
清川兴悠悠,空林对偃蹇。

64 《晦日游大理韦卿城南别业四声依次用各六韵》 唐·王维

与世澹无事,自然江海人。
侧闻尘外游,解骖fL朱轮。
平野照暄景,上天垂春云。
张组竟北阜,泛舟过东邻。

65 《哭褚司马》 唐·王维

妄识皆心累,浮生定死媒。
谁言老龙吉,未免伯牛灾。
故有求仙药,仍馀遁俗杯。
山川秋树苦,窗户夜泉哀。
尚忆青骡去,宁知白马来。
汉臣修史记,莫蔽褚生才。

66 《效古二首》 唐·储光羲

晨登凉风台,暮走邯郸道。
曜灵何赫烈,四野无青草。
大军北集燕,天子西居镐。
妇人役州县,丁男事征讨。

67 《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 唐·储光羲

仲夏日中时,草木看欲燋。
田家惜工力,把锄来东皋。
顾望浮云阴,往往误伤苗。
归来悲困极,兄嫂共相譊.

68 《赴冯翊作》 唐·储光羲

本自江海人,且无寥廓志。
大明耀天宇,霭霭风雨被。
迢递别荆吴,飘飖涉沂泗。
广川俟舟楫,峻坂伤骐骥。

69 《登戏马台作》 唐·储光羲

君不见宋公仗钺诛燕后,英雄踊跃争趋走。
小会衣冠吕梁壑,大征甲卒碻磝口。
天门神武树元勋,九日茱萸飨六军。

70 《晦日马镫曲稍次中流作》 唐·常建

夜寒宿芦苇,晓色明西林。
初日在川上,便澄游子心。
秦天无纤翳,郊野浮春阴。
波静随钓鱼,舟小绿水深。
出浦见千里,旷然谐远寻。
扣船应渔父,因唱沧浪吟。

71 《送袁处士》 唐·刘长卿

闲田北川下,静者去躬耕。
万里空江菼,孤舟过郢城。
种荷依野水,移柳待山莺。
出处安能问,浮云岂有情。

惜时勉励哲理

72 《登扬州栖灵寺塔》 唐·刘长卿

北塔凌空虚,雄观压川泽。
亭亭楚云外,千里看不隔。
遥对黄金台,浮辉乱相射。
盘梯接元气,半壁栖夜魄。

73 《去妇词(一作顾况诗)》 唐·李白

古来有弃妇,弃妇有归处。
今日妾辞君,辞君遣何去。
本家零落尽,恸哭来时路。
忆昔未嫁君,闻君却周旋。

74 《赠徐安宜》 唐·李白

白田见楚老,歌咏徐安宜。
制锦不择地,操刀良在兹。
清风动百里,惠化闻京师。
浮人若云归,耕种满郊岐。

赠别赞颂

75 《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唐·李白

白若白鹭鲜,清如清唳蝉。
受气有本性,不为外物迁。
饮水箕山上,食雪首阳颠。
回车避朝歌,掩口去盗泉。

春天感叹岁月组诗

76 《同王昌龄送族弟襄归桂阳二首》 唐·李白

秦地见碧草,楚谣对清樽。
把酒尔何思,鹧鸪啼南园。
余欲罗浮隐,犹怀明主恩。
踌躇紫宫恋,孤负沧洲言。

77 《秋猎孟诸夜归,置酒单父东楼观妓》 唐·李白

倾晖速短炬,走海无停川。
冀餐圆丘草,欲以还颓年。
此事不可得,微生若浮烟。
骏发跨名驹,雕弓控鸣弦。

78 《安州应城玉女汤作》 唐·李白

神女殁幽境,汤池流大川。
阴阳结炎炭,造化开灵泉。
地底烁朱火,沙旁歊素烟。
沸珠跃明月,皎镜涵空天。

写水

79 《拟古诗十二首》 唐·韦应物

辞君远行迈,饮此长恨端。
已谓道里远,如何中险艰。
流水赴大壑,孤云还暮山。
无情尚有归,行子何独难。

80 《和司空曙、刘昚虚九日送人》 唐·孙昌胤

京邑叹离群,江楼喜遇君。
开筵当九日,泛菊外浮云。
朗咏山川霁,酣歌物色新。
君看酒中意,未肯丧斯文。

唐诗三百首题画写马

* 关于浮川的诗词 描写浮川的诗词 带有浮川的诗词 包含浮川的古诗词[唐代](20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