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潮势的诗词(112首)

1 《李侍御上虞别业》 唐·方干

满目亭台嘉木繁,燕蝉吟语不为喧。
潮势急吞诸岛,暑雨声回露半村。
真为援毫方掩卷,常因按曲便开尊。

乐府农民生活忧国忧民

2 《感皇恩(钱参政)》 宋·甄良友

华表鹤重来,嘉禾合穗。
天命真人救斯世。
故仙子来佐,中兴之际。
这回真是个,风云会。
天水庆源,钱塘潮势
主圣臣贤千岁。
半钩月小,一剪梅花香细。
太平无事也,休辞醉。

3 《句》 宋·赵崇嶓

天形低赴海,潮势直通吴。

4 《水调歌头 江浙贡院》 元·吴存

尺一九霄下,华发起江湖。
西风吹我衣袂,八月过三吴。
十五西湖月色,十八海门潮势,此景世间无。
收入砚蜍滴,供我笔头枯。

5 《和邹希贤舟中遇风雨》 宋·姚勉

湖干野泊不知更,水国荒寒怆旅情。
一夜奔雷吁可怪,满空寒雨注如倾。
飓风翻海驱潮势,战鼓轰天震地声。
到晓定应三尺雪,短篷忽漏赤暾明。

6 《杭州观潮》 唐·姚合

楼有章亭号,涛来自古今。
势连沧海阔,色比白云深。
怒雪驱寒气,狂雷散大音。
浪高风更起,波急石难沈。

7 《钱塘江潮》 唐·罗隐

怒声汹汹势悠悠,罗刹江边地欲浮。
漫道往来存大信,也知反覆向平流。
任抛巨浸疑无底,猛过西陵只有头。
至竟朝昏谁主掌,好骑赪鲤问阳侯。

8 《观潮》 宋·周密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初中文言文写景散文

9 《白洋潮》 明·张岱

故事,三江看潮,实无潮看。
午后喧传曰:“今年暗涨潮。
”岁岁如之。
庚辰八月,吊朱恒岳少师至白洋,陈章侯、祁世培同席。

游记写景

10 《和运使舍人观潮》 宋·范仲淹

把酒问东溟,潮從何代生。
宁非天吐纳,长逐月亏盈。
暴怒中秋势,雄豪半夜声。
堂堂云阵合,屹屹雪山行。

11 《和运使舍人观潮》 宋·范仲淹

何处潮偏盛,钱唐无与俦。
谁能问天意,独此见涛头。
海浦吞来尽,江城打欲浮。
势雄驱岛屿,声怒战貔貅。

12 《溯潮二首》 宋·苏辙

潮来海若一长呼,潮去萧条一吸余。
初见千艘委泥土,忽浮万斛溯空虚。
映山少避曾非久,借势前行却自如。
天地尚遭人意料,乘时使气定粗疏。

13 《泝潮二首》 宋·苏辙

潮来海若一长呼,潮去肃条一吸余。
初见千艘委泥土,忽浮万斛泝空虚。
映山少避曾非久,无势前行却自如。
天地尚遭人意料,乘时使气定粗疏。

14 《浙江观潮》 宋·韩元吉

江翻海涌势难平,鳌掷鹏鶱自不停。
端为君王洗兵马,参旗井鉞万雷霆。

15 《潮》 宋·仇远

一痕初见海门生,顷刻长驱作怒声。
万马突围天鼓碎,六鳌覆背雪山倾。
远朝魏阙心犹在,直上严滩势始平。
寄语吴儿休踏浪,天吴罔象正纵横。

16 《潮》 宋·释智圆

罗刹江心起,百昏信不差。
寒声喧极浦,秋势卷平沙。
望立人心险,惊飞鸟影斜。
来源争可问,沧海况无涯。

17 《观潮》 宋·艾性夫

按节波神逆水来,鱼龙掀舞斗崔嵬。
浪高峰顶青天雪,风助江声白昼雷。
势欲上时掀海立,怒无泄处触山回。
世间亡国知多少,谁似灵胥恨未灰。

18 《浙江潮图》 宋·释智愚

怒势自惊殊莫拟,静心人见骨毛寒。
平生一对风波眼,今日晴窗不忍看。

19 《观潮三首》 宋·苏颂

海门双峙隔沧溟,潮汐翻波势若倾。
万叠银山横一线,千挝鼍鼓震重城。
来无源委逢秋盛,信有盈亏应月生。
今古循环曾不涸,谈天闳辩岂能名。

20 《观潮三首》 宋·苏颂

尝观七发论涛篇,比物侔形恨未妍。
声入闾阎家十万,势陵组练甲三千。
冯夷海若凭深险,种魄胥神竟后先。
纵使风波能鼓怒,终归漩{左氵右复}作澄渊。

* 关于潮势的诗词 描写潮势的诗词 带有潮势的诗词 包含潮势的古诗词(11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