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禅栖的诗词[唐代](102首)

61 《自广汉游三学山》 唐·薛能

残阳终日望栖贤,归路携家得访禅。
世缺一来应薄命,雨留三宿是前缘。
诗题不忍离岩下,屐齿难忘在水边。
猿鸟可知僧可会,此心常似有香烟。

62 《友人话别》 唐·李频

论交虽不早,话别且相亲。
除却栖禅客,谁非南陌人。
半生都返性,终老拟安贫。
愿入白云社,高眠自致身。

63 《书怀》 唐·李频

宦途从不问,身事觉无差。
华发初生女,沧洲未有家。
却闲思洞穴,终老旷桑麻。
别访栖禅侣,相期语劫沙。

64 《纪梦游甘露寺(寺在京口北固山上)》 唐·陆龟蒙

昔卧嵩高云,云窗正寒夕。
披裘忽生梦,似到空王宅。
峨天一峰立,栏楯横半壁。
级倚绿巅差,关临赤霄辟。

65 《和袭美题支山南峰僧次韵》 唐·陆龟蒙

眉毫霜细欲垂肩,自说初栖海岳年。
万壑烟霞秋后到,一林风雨夜深禅。
时翻贝叶添新藏,闲插松枝护小泉。
好是清冬无外事,匡林斋罢向阳眠。

66 《上陌梯寺怀旧僧二首》 唐·司空图

云根禅客居,皆说旧无庐。
松日明金像,山风向木鱼。
依栖应不阻,名利本来疏。
纵有人相问,林间懒拆书。

67 《送僧鸾归蜀宁亲》 唐·张乔

歌诗精外学,天子是知音。
坐夏宫钟近,宁亲剑阁深。
高名彻西国,旧迹寄东林。
自此栖禅者,因师满蜀吟。

68 《送僧鸾归蜀宁亲》 唐·张乔

歌诗精外学,天子是知音。
坐夏宫钟近,宁亲剑阁深。
高名彻西国,旧迹寄东林。
自此栖禅者,因师满蜀吟。

69 《赋得寒月寄齐已》 唐·李山甫

松下清风吹我襟,上方钟磬夜沈沈。
已知庐岳尘埃绝,更忆寒山雪月深。
高谢万缘消祖意,朗吟千首亦师心。
岂知名出遍诸夏,石上栖禅竹影侵。

70 《送僧归天竺》 唐·崔涂

忽忆曾栖处,千峰近沃州。
别来秦树老,归去海门秋。
汲带寒汀月,禅邻贾客舟。
遥思清兴惬,不厌石林幽。

71 《赠老僧》 唐·杜荀鹤

众僧尊夏腊,灵岳遍曾登。
度水手中杖,行山溪畔藤。
心空默是印,眉白雪为棱。
自得巡方道,栖禅老未能。

游历山水抒情组诗

72 《赠老僧》 唐·杜荀鹤

众僧尊夏腊,灵岳遍曾登。
度水手中杖,行山溪畔藤。
心空默是印,眉白雪为棱。
自得巡方道,栖禅老未能。

73 《壶公山(古老相传古仙姓陈名壶公于此山成道因而名焉)》 唐·黄滔

八面峰峦秀,孤高可偶然。
数人游顶上,沧海见东边。
不信无灵洞,相传有古仙。
橘如珠夏在,池象月垂穿。

74 《题福州天王阁》 唐·徐夤

绝境宜栖独角仙,金张到此亦忘还。
三门里面千层阁,万井中心一朵山。
江拗碧湾盘洞府,石排青壁护禅关。
有时海上看明月,辗出冰轮叠浪间。

75 《留题胡参卿秀才幽居》 唐·李中

竹荫庭除藓色浓,道心安逸寂寥中。
扣门时有栖禅客,洒酒多招采药翁。
江近好听菱芡雨,径香偏爱蕙兰风。
我惭名宦犹拘束,脱屣心情未得同。

初中文言文游记写景抒怀怀才不遇

76 《爱敬寺有老僧尝游长安言秦雍间事历历可听…示同行客》 唐·徐铉

白首栖禅者,尝谈灞浐游。
能令过江客,偏起失乡愁。
室倚桃花崦,门临杜若洲。
城中无此景,将子剩淹留。

77 《游溧阳下山寺(一作灵泉精舍限韵)》 唐·许坚1

地枕吴溪与越峰,前朝恩锡灵泉额。
竹林晴见雁塔高,石室曾栖几禅伯。
荒碑字没秋苔深,古池香泛荷花白。
客有经年说别林,落日啼猿情脉脉。

78 《水堂送诸文士戏赠潘丞联句》 唐·颜真卿

居人未可散,上客须留著。
莫唱阿亸回,应云夜半乐。
——颜真卿
诗教刻烛赋,酒任连盘酌。

79 《诗》 唐·拾得

诸佛留藏经,只为人难化。
不唯贤与愚,个个心构架。
造业大如山,岂解怀忧怕。
那肯细寻思,日夜怀奸诈。

80 《远公》 唐·灵一

远公逢道安,一朝弃儒服。
真机久消歇,世教空拘束。
誓入罗浮中,遂栖庐山曲。
禅经初纂定,佛语新名目。
钵帽绝朝宗,簪裾翻拜伏。
东林多隐士,为我辞荣禄。

怀古写人

* 关于禅栖的诗词 描写禅栖的诗词 带有禅栖的诗词 包含禅栖的古诗词[唐代](10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