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箫台端的诗词(27首)

1 《游石门》 宋·王度

石门深锁气何雄,那得群仙採药踪。
列嶂时时看过鸟,悬崖历历长游龙。
一书未学嵇中散,十日聊陪邴曼容。
拟向锦屏题姓字,箫台端的是元功。

2 《满庭芳(送权府苏台道宗朝奉)》 宋· 舒亶

阊阖天门,芙蓉春殿,几年目断鸡翘。
短蓬秋鬓,端幸倚琼瑶。
南圃花边小院,西湖畔、云底双桥。
归时节,红香露冷,月影上芭蕉。

春游生活

3 《夏云峰(端午)》 宋·曹勋

五云开,过夜来、初收几阵梅雨。
画罗携芳扇,正喜逢重午。
角黍星团,巧萦臂、龙纹轻缕。
细祝降福天中,列箫韶歌舞。

4 《凤凰台上忆吹箫(再用韵咏梅)》 宋·侯置

浴雪精神,倚风情态,百端邀勒春还。
记卓隐、溪桥日暮,驿路泥干。
曾伴先生蕙帐,香细细、粉瘦琼闲。
伤牢落,一夜梦回,肠断家山。

5 《凤凰台上忆吹箫(再用韵咏梅)》 宋·侯置

浴雪精神,倚风情态,百端邀勒春还。
记卓隐、溪桥日暮,驿路泥干。
曾伴先生蕙帐,香细细、粉瘦琼闲。
伤牢落,一夜梦回,肠断家山。

6 《客舍雨中听江卿吹箫》 明·高启

客中久不闻丝竹,此夕逢君吹紫玉。
断猿哀雁总惊啼,我亦无端泪相续。
数声袅袅复呜呜,散入寒云细欲无。
愁望洞庭空落木,梦游秦苑总荒芜。

7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 唐·陈子昂

东方公足下:文章道弊五百年矣。
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
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
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

咏物竹子抒怀

8 《三都赋》 魏晋·左思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辞赋精选地名言志讽刺

9 《咏怀八十二首》 魏晋·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抒情

10 《比红儿诗》 唐·罗虬

姓字看侵尺五天,芳菲占断百花鲜。
马嵬好笑当时事,虚赚明皇幸蜀川。
金谷园中花正繁,坠楼从道感深恩。
齐奴却是来东市,不为红儿死更冤。

11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 唐·骆宾王

玄都五府风尘绝,碧海三山波浪深。
桃实千年非易待,桑田一变已难寻。
别有仙居对三市,金阙银宫相向起。

12 《番禺调笑》 宋·洪适

句队盖闻五岭分疆,说番禺之大府;一尊属客,见南伯之高情,摭遗事于前闻,度新词而屡舞。
宫商递奏,调笑入场。
羊仙黄木湾头声B278B278然。
碧云深处起非烟。

13 《宫词百首》 唐·和凝

紫燎光销大驾归,御楼初见赭黄衣。
千声鼓定将宣赦,竿上金鸡翅欲飞。
北阙晴分五凤楼,嵩山秀色护神州。
洛河自契千年运,更拟波中出九畴。

14 《宫词(梨园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诗)》 唐·花蕊夫人

五云楼阁凤城间,花木长新日月闲。
三十六宫连内苑,太平天子住昆山。
会真广殿约宫墙,楼阁相扶倚太阳。
净甃玉阶横水岸,御炉香气扑龙床。

15 《牡丹百咏(录三十二首)》 明·张淮

皓脸微凝不语神,误疑薝卜又非真。
瑶台月下吹箫态,姑射山中绝粒人。
洗出玉杯承白露,蜕来玉质出缁尘。
善和坊里端端去,今日凭谁管领春。
¤

16 《步虚词十首》 唐·吴筠

众仙仰灵范,肃驾朝神宗。
金景相照曜,逶迤升太空。
七玄已高飞,火炼生珠宫。
馀庆逮天壤,平和王道融。

登高写景思乡

17 《玉华仙子歌》 唐·李康成

紫阳仙子名玉华,珠盘承露饵丹砂。
转态凝情五云里,娇颜千岁芙蓉花。
紫阳彩女矜无数,遥见玉华皆掩嫭。

18 《有感五首》 唐·杜甫

将帅蒙恩泽,兵戈有岁年。
至今劳圣主,可以报皇天。
白骨新交战,云台旧拓边。
乘槎断消息,无处觅张骞。

19 《哭韦大夫之晋》 唐·杜甫

凄怆郇瑕色,差池弱冠年。
丈人叨礼数,文律早周旋。
台阁黄图里,簪裾紫盖边。
尊荣真不忝,端雅独翛然。

20 《虞美人》 宋·郑元秀

瑶台夜冷清霜泣。
听得双成语。
有人乘月下云端。
吹彻凤箫来此、伴栖鸾。
尊前有个新番曲。
不唱蟠桃熟。
一杯聊驻玉精神。
长与雪梅争韵、更争春。

* 关于箫台端的诗词 描写箫台端的诗词 带有箫台端的诗词 包含箫台端的古诗词(2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