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心的诗词[唐代](800首)

181 《郡中西斋》 唐·韦应物

似与尘境绝,萧条斋舍秋。
寒花独经雨,山禽时到州。
清觞养真气,玉书示道流。
岂将符守恋,幸已栖心幽。

182 《饵黄精》 唐·韦应物

灵药出西山,服食采其根。
九蒸换凡骨,经著上世言。
候火起中夜,馨香满南轩。
斋居感众灵,药术启妙门。
自怀物外心,岂与俗士论。
终期脱印绶,永与天壤存。

夏天登高写景抒情

183 《学仙二首》 唐·韦应物

昔有道士求神仙,灵真下试心确然。
千钧巨石一发悬,卧之石下十三年。
存道忘身一试过,名奏玉皇乃升天。

184 《读后汉逸人传二首》 唐·张谓

子陵没已久,读史思其贤。
谁谓颍阳人,千秋如比肩。
尝闻汉皇帝,曾是旷周旋。
名位苟无心,对君犹可眠。

185 《郡南亭子宴(一作春宴)》 唐·张谓

亭子春城外,朱门向绿林。
柳枝经雨重,松色带烟深。
漉酒迎山客,穿池集水禽。
白云常在眼,聊足慰人心。

186 《送僧》 唐·张谓

童子学修道,诵经求出家。
手持贝多叶,心念优昙花。
得度北州近,随缘东路赊。
一身求清净,百毳纳袈裟。

187 《青山峡口泊舟怀狄侍御》 唐·岑参

峡口秋水壮,沙边且停桡。
奔涛振石壁,峰势如动摇。
九月芦花新,弥令客心焦。
谁念在江岛,故人满天朝。

188 《上嘉州青衣山中峰,题惠净上人幽居,寄兵部杨郎中》 唐·岑参

青衣谁开凿,独在水中央。
浮舟一跻攀,侧径缘穹苍。
绝顶诣老僧,豁然登上方。
诸岭一何小,三江奔茫茫。

189 《送许子擢第归江宁拜亲,因寄王大昌龄》 唐·岑参

建业控京口,金陵款沧溟。
君家临秦淮,傍对石头城。
十年自勤学,一鼓游上京。
青春登甲科,动地闻香名。

190 《青龙招提归一上人远游吴楚别诗》 唐·岑参

久交应真侣,最叹青龙僧。
弃官向二年,削发归一乘。
了然莹心身,洁念乐空寂。
名香泛窗户,幽磬清晓夕。

191 《东归发犍为,至泥谿舟中作》 唐·岑参

前日解侯印,泛舟归山东。
平旦发犍为,逍遥信回风。
七月江水大,沧波涨秋空。
复有峨眉僧,诵经在舟中。

192 《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 唐·岑参

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
莫言圣主长不用,其那苍生应未休。
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
不知心事向谁论,江上蝉鸣空满耳。

193 《奉试咏青》 唐·荆冬倩

路辟天光远,春还月道临。
草浓河畔色,槐结路边阴。
未映君王史,先标胄子襟。
经明如可拾,自有致云心。

194 《送韦侍御奉使江岭诸道催青苗钱》 唐·包何

近远从王事,南行处处经。
手持霜简白,心在夏苗青。
回雁书应报,愁猿夜屡听。
因君使绝域,方物尽来庭。

唐诗三百首边塞秋天月夜思乡怀人

195 《送萧颖士赴东府得离字》 唐·长孙铸

大德讵可拟,高梧有长离。
素怀经纶具,昭世犹安卑。
落日去关外,悠悠隔山陂。
我心如浮云,千里相追随。

196 《秋夕寄怀契上人》 唐·皇甫曾

已见槿花朝委露,独悲孤鹤在人群。
真僧出世心无事,静夜名香手自焚。
窗临绝涧闻流水,客至孤峰扫白云。
更想清晨诵经处,独看松上雪纷纷。

197 《赠鉴上人(一作赠别筌公)》 唐·皇甫曾

律仪传教诱,僧腊老烟霄。
树色依禅诵,泉声入寂寥。
宝龛经末劫,画壁见南朝。
深竹风开合,寒潭月动摇。
息心归静理,爱道坐中宵。
更欲寻真去,乘船过海潮。

暮春写景景点哀思组诗

198 《赠沛禅师》 唐·皇甫曾

南岳满湘沅,吾师经利涉。
身归沃洲老,名与支公接。
净教传荆吴,道缘止渔猎。
观空色不染,对境心自惬。
室中人寂寞,门外山重叠。
天台积幽梦,早晚当负笈。

199 《锡杖歌,送明楚上人归佛川(一作权德舆诗)》 唐·皇甫曾

上人远自西天至,头陀行遍南朝寺。
口翻贝叶古字经,手持金策声泠泠。
护法护身惟振锡,石濑云溪深寂寂。

200 《秋夕寄怀契上人》 唐·皇甫曾

已见槿花朝委露,独悲孤鹤在人群。
真僧出世心无事,静夜名香手自焚。
窗临绝涧闻流水,客至孤峰扫白云。
更想清晨诵经处,独看松上雪纷纷。

* 关于经心的诗词 描写经心的诗词 带有经心的诗词 包含经心的古诗词[唐代](800首)